類新藥成新顯學,漢達四個月股價漲二倍,族群掀比價效應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全球藥廠類新藥風吹向台灣,新劑型新藥505(b)(2)挾成功率是全新藥的四倍,投入資金較少、開發時程較短,近年已成台灣藥業發展新主流,除了已有實績成功授權國外的智擎(4162)、逸達(6576),成功轉型的漢達(6620)今年營運終進爆發期,吸聚市場人氣,40個月股價飆漲超過兩倍,一度衝上190元,掀起比價效應,國邑*(6875)、景凱(6549)、泰宗(4169)、竟天(6917)等均有亮眼表現。 事實上,在研發風險收益平衡以及審藥政策波動考量下,近幾年全球生技藥廠早已不再獨鍾全新藥,目光轉向505(b)(2)新藥,根據FDA新藥批准案件數統計,自2004年後,美國FDA 505(b)(2)新藥批准數量就高過全新藥505(b)(1),批准數在2018達高峰75件後,後續幾年批准量都維持在60件以上。

新劑型/新給藥途徑(DDS)的改良型新藥,具有與已上市藥品相同的有效成分,但變更劑型設計,而改變了產品的毒性、藥物動力學、療效,或是給藥方式劑量等,需要進行臨床試驗,以得到藥品核准上市。

雖然同樣要經過藥物、篩選、藥理研究、配方設計、前臨床動物試驗、臨床試驗、核准上市等程序,但相較專利新藥開發時程10~18年,開發經費平均約3~6億美元,開發時程縮短至7~10年,開發經費1500~5000萬美元,生技藥廠支出大大降低。雖然平均年銷售額1~10億美元,低於全新藥的5~20億美元,但成功率約五成,遠高於全新藥不到10%。

根據研調機構,新劑型市場在2021年約522億美元,預估2030年將成長至20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7%。在成功率比新藥高,市場競爭力比學名藥短,所需經費低與開發時程短等優勢下,近年台灣藥業積極投入已經成為發展新主流,除了藥品開發已收成,藥品成功授權及上市的智擎、逸達,目前發展新劑型新藥的公司還有老牌藥廠健亞(4130)、美時(1795)、漢達、國邑*、景凱、泰宗、竟天、易威(1799)、順藥(6535)、友霖(4166)、瑩碩生技(6677)、因華(4172)等。

漢達開發中藥品進入收成,除了治療胃食道逆流的學名藥已於2022年11月在美上市,短短兩個多月就拿下三成市占率,多發性硬化症用藥已於2月13日上市,戒菸輔助劑HND-032也力拼第一季取證,另一治癌症505(b)(2)新藥HND-033也在聽牌,短短40個月股價從去年11月57元一路飆漲,一度衝上190元,掀起比價效應,帶動族群全面向上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