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不只漲一次」!學者示警CPI漲幅「大幅高於預期」

中經院大幅下修今年CPI年增率,從2.95%下修至2.18%,但有學者認為,民眾通膨預期已經形成,不是一個暫時性的現象了。過去政府透過補貼台電中油有效壓抑CPI漲幅,但學者預期,政府補貼油電價的力道減緩,尤其台電又面臨國際原油維持高檔壓力,電價將調漲「不只一次」,因此對於通膨的展望並不是那麼樂觀。

通膨預期已經形成 「不是短期現象」

中經院預估今年通膨有望趨緩,但中研院經研院研究員周雨田直言,「對通膨看法有點差異」,他說,台灣的通膨從2021年開始到現在,已經連續21個月超過2%,超過全球通膨預期目標已經逾2年了,往後看2023年的通膨預期,也是2.18%,就要滿3年了,示警「這不是一個暫時性的現象」。

另一方面,現在全球的CPI指數都出現相同現象,不只美國,台灣也是,從去年8月到現在的8個月期間,都有「核心CPI」高於「總CPI」的現象,從去年8月到現在8個月都有這樣的現象,不是高於就是非常接近,這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警訊。

CPI年增率連續21個月超過2%,加上核心CPI明顯居高不下,說明「持久的通膨預期已經形成」,一般消費者已經形成這樣的預期了,通膨的壓力還是不容低估。

油電價補貼壓抑CPI

周雨田另表示,從全球通膨來觀察,去年全球CPI年增率7.62,台灣2.95%;今年預測全球CPI 5.7%;台灣2.18%,都有顯著的差異,且大概都是2倍以上,為何台灣通膨低?除了政府有積極的財稅或是補貼政策之外,與其他國家最明顯不同之處,是政府對油電價的補貼。

廣告

去年台電虧損2700多億、中油虧損2000億元,將近5000億元都是政府補貼,去年維持CPI年增率在2.95%,其實很大原因是政府大量補貼。

政府難再補貼、國際原油維持高檔 電價可能不只調1次

周雨田指出,根據台電估算,台電今年虧損還是有2000多億元,4月漲電價之後,台電預估可以挹注400億元,加上本次超徵稅額的預算撥500億元給台電,還是有1500億元差額缺口,「今年政府不太容易像去年那樣全部補貼」。

因此他憂心,電價調漲有可能不只4月這一次,因就台電財務數字來看,台電就是有虧損缺口。

除此之外,目前雖然國際油價稍微回落,但4月初OPEC又減產,原油交易商預測年底可能每桶原油將回到100美元左右,所以油價也不能太樂觀,「也許壓力可以改善一點,但台電的負擔還是非常重」。

周雨田總結認為,4月剛漲電價11%,是非常高的漲價幅度,這有可能會繼續推升通膨壓力,加上今年可能不只漲1次電價,直言「CPI在2023年的上升幅度會高於大家的預期」。

透過漲價壓抑消費需求 有助緩解政府補貼壓力

中經院院長葉俊顯表示,政府對油電價的補貼對控制CPI有很大助益,以往油價對物價的影響相對大,經過多次結構調整,目前發現油價對物價的影響不大,反而是天然氣的上漲影響比較明顯。如果政府變成1年調電價4次,讓消費者瞭解台灣的電不是那麼便宜了,也可以從消費端降低用電需求,經由消費者的行為改變,對於政府挹注資金保台電的壓力,可能會有一些幫助。(審核:葉憶如)

延伸閱讀

中經院今下修GDP預估但仍保2! CPI年增率大幅下修

股市庶民指標出爐 35%仍看漲台股但投資變小心了

央行五度升息後 52%民眾仍預測未來半年房價續漲超過3%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李瑞瑾:生於網路世代的新媒體人,曾在2家網路原生媒體就職,主攻證券、基金等領域,用最貼近生活、時事的角度看待財經資訊,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讀者學習投資理財、掌握最新金融市場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