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腦中風傷害 掌握2個關鍵黃金期

台灣因為腦神經疾病而就醫求診的人數,每年平均約445萬,2021年統計,總失能人口已經達到120萬人,高達六成是後天疾病造成,其中超過半數的失能者,年齡介於18歲到64歲,是人生起飛的黃金期。台灣神經學學會呼籲,復健也有黃金期,只要保握住,近一半都能恢復到輕度。

臥床、坐輪椅,失去行動力,近兩年,領殘障手冊人數平均約120萬,其中,青中壯年,正值人生的精華期,失能比率就占了約四成。

北榮腦中風加護主任 鍾芷萍:「失能有一半以上都跟腦神經疾病有關係。」

而腦中風引發失能,超過四萬人,醫界站出來呼籲,復健也有黃金期。

北榮腦中風加護主任 鍾芷萍:「也許在急性期一個星期之後,都已經穩定下來了,因為我們的研究發現說,腦中風3到6個月以後,再開始從事復健,跟盡早復健,在3到6個月內就開始很積極復健,其實那個可以恢復的幅度是不一樣的。」

簡單幾個動作,從醫院帶回居家復健。過往經驗,中重度患者約五成能降到輕度,或拄拐杖行走都不是問題。

北榮神內職能治療師 許庭嘉:「在(中風後)24小時或72小時,穩定之後開始做復健,不管在日常生活,或是一些動作的促進、動作經驗的誘發,其實都是會比較好。」

回歸源頭,早期留意外表異常,更是關鍵。

台灣神經學會理事長 林永煬:「臉部有沒有歪斜,有沒有一隻手或一隻腳抬不起來,有沒有講話口齒不清,它是什麼時候發生,把它時間記下來,4個半鐘頭以內,我們就有機會打血栓溶解劑,6個鐘頭以內,非常有機會可以取栓,把血栓拿出來。」

不氣餒,不放棄,積極主動運動,都能刺激壞死的腦神經細胞,產生全新連結。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杜蘇芮長胖又變壯 最快明晚發布海警
STEAM自造之共創競賽 學子創意無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