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ETF資金拋股買債 續甩陸恆大債務危機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截至9月24日過去一周ETF資金淨流量顯示,整體股票型ETF近周資金淨流出250億美元,固定收益型ETF獲資金淨流入44.5億美元;在中國恆大集團債務危機,以及聯準會主席鮑爾表示最快可能在11月會議宣布開始縮減購債等消息衝擊下,全球ETF資金由股市流出轉向固定收益型ETF。

過去一周,全球ETF資金,在股市方面主要流出美國股市307億美元,歐洲、拉美及東歐股市亦為資金淨流出6.6億、1億及0.08億美元,而全球、日本、中國、亞太及新興市場股市則分別獲25.8億、19.4億、10.3億、5.3億及2.8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

過去一周整體固定收益型ETF獲資金淨流入44.5億美元,其中主要流入美國固定收益型ETF47.7億美元,歐洲及全球固定收益型ETF亦有5.6億及3.2億美元淨流入,新興市場及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固定收益型ETF則為資金淨流出7.4億及4.3億美元;以投資信評類別觀察,投資等級債ETF及高收益債ETF近周則分別獲53.8億及7.4億美元資金淨流入。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指出,2022年投資新興市場須留意兩大風險,首先為美中情勢,若雙方能維持穩定及合作的關係、消除地緣政治風險,股票市場可望因兩大強權把焦點放在基本面議題上而受惠,但仍需為潛在波動預做準備,此外,許多國家債務水準攀高之後,政府開始思考降低債務或籌措財源來改善財政、尋求讓債務水準趨於穩定,則可能讓經濟成長動能放緩。亞洲小型股多屬具有內生成長動能的產業,營收來源多倚賴本地需求且通常屬於利基型市場,較不容易受到總體經濟景氣循環周期或國際情勢影響,因此能發揮多元分散效果。

富蘭克林坦伯頓波灣富裕債券基金經理人莫海迪.柯弗表示,整個波灣市場令人振奮的機會在於各國積極進行經濟結構改革,欲提升於國際間的能見度以吸引外資投資。現階段更看好阿聯產業發展趨勢,因而加碼於阿聯的配置,持債比重達35%為最大的持債國(截至8月底),除了投資其主權債外,也包括航空公司、不動產開發、石油運輸、零售、海港服務、食品、公用事業等產業,欲跟上阿聯政府積極擴張經濟版圖所帶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