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台銀:金價10月恐跌破1,800美元

【時報-台北電】國際金市9月受美國升息風向影響,尤其美國聯準會官員9月頻發鷹派言論,導致金價跌至每盎司1,900美元關卡。台灣銀行最新國際金市報告分析,聯準會官員持續透露將長時間維持高利率,如果美債殖利率、美元指數持續位於高檔,不排除金價10月會進一步跌破1,800美元。

台銀報告指出,9月金價先因歐盟執委會調降歐元區2023年及2024年經濟成長預測,及美國8月CPI微幅升溫,一舉跌至1,900美元,但密西根大學對未來一年的通膨預期為3.1%,創2021年3月以來新低,因美元指數回落,資金湧入金市,又推升金價上漲至1,947.29美元。

但聯準會年底可能再升息1碼,上調2023年經濟預測,聯準會官員接連發表鷹派言論,美元指數上漲,導致金價跌至1,848美元,全月走勢震盪向下。

台銀指出,金價目前處於今年3月1,800到1,850美元支撐區間,由於聯準會11月升息預期機率仍低,假如通膨與就業數據據持續降溫,金價有機會反彈回到1,900美元之上;相反的,由於聯準會官員預期將維持高利率一段時間,且美債殖利率和美元指數若持續位於高檔,金價將不排除跌破1,800美元。

短期來看,受制於高漲的美元指數,金價本週或可能持續走跌。臺銀強調,本周美國將公布ISM製造業指數、ISM服務業指數、9月非農人數等,如果低於預期值,有可能激勵金價,反之則繼續下行。

自聯準會進入升息循環以來,國際金價不斷走跌至近1,600美元大關,上半年一度回到2,000美元以上,但聯準會官員透露明年也可能持續高利率環境後再度下行,但仍優於去年同期。(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有容/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