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經營權對決 彰銀:尊重外資機構投票建議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彰銀 (2801) 將於19日股東常會全面改選6席董事、3席獨董,泛公股及台新金雙方均提足候選名單對決,獨立外資研究機構ISS及GL先後發布報告,主張泛公股應維持5席、台新金則應自3席增至4席。對此,彰銀表示尊重外資機構專業獨立判斷。

彰銀公民股經營權大戰邁入第三屆,2017年改選時由泛公股搶下3席董事、2席獨董勝出,支持公股陣營的龍巖李世聰亦取得1席董事,台新金則僅取得2席董事、1席獨董。隨著龍巖退出彰銀,空出的1席董事應由何方拿下,成為雙方角力焦點。

ISS及GL對此均建議支持泛公股取得過半數的5席,台新金由現行的3席增至4席。不過,ISS建議支持泛公股取得3席董事、2席獨董,台新金取得3席獨董、1席獨董。GL則建議支持泛公股取得4席董事、1席獨董,台新金取得2席董事、2席獨董。

對此,彰銀表示尊重外資機構專業獨立判斷,並再次強調有關台新金與財政部確認契約關係存在訴訟,業經最高法院發回更審,台灣高等法院仍在審理中,非如台新金所稱契約有效成立、且財政部必須永久支持台新金取得彰銀經營權。

彰銀指出,2006~2014年台新金控主導經營期間,前5年彰銀呆帳收回占稅前盈餘比例達60.85%,後4年仍有28.69%,此時期盈餘主要來自呆帳收回,並非核心業務獲利。

而2015~2019年財政部主導經營的5年期間,彰銀累計稅前盈餘達702億元,呆帳收回約僅80億元,意即彰銀核心業務獲利達89%,平均每年為彰銀股東創造約140億元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