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粉等不到高階機種 解封後仍難追趕生產進度 鄭州封控52天 鴻海痛失銷售旺季
根據《財訊》報導,從疫情爆發到新進員工抗爭,富士康鄭州廠的震盪,再給鴻海一記當頭棒喝,也再次催促著蘋果,加快敦促供應鏈出走中國的腳步。
文/楊喻斐
根據《財訊》報導,中國河南鄭州在封控52天後,日前終於宣布解封,但鴻海旗下富士康鄭州廠動態仍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因為這52天正巧是大客戶蘋果新機種的出貨高峰期,iPhone 14高階機種有高達8成都從這裡出貨,如今就算解封,蘋果與鴻海都已錯失了歐美的銷售旺季。
出貨高峰期 爆員工出走潮
《財訊》報導指出,隨著鄭州市政府宣布解封,鴻海終於鬆了一口氣,先前未上線的新進員工暴動紛爭問題也已經落幕,只是10月下旬超過兩萬人離職的人力缺口還沒有得到適當的回補。為了吸引當地離職員工返聘以及積極慰留員工堅守崗位,不惜在12月、1月祭出了各種高額激勵獎金,卻不知道何時才能完全恢復產能。
富士康為何在此刻大手筆撒幣?《財訊》分析,這一切要先從52天前說起。鄭州市政府開始提醒當地白名單企業採取閉環生產,當時富士康延遲了5天才開始將防疫政策趨緊,可惜疫情已經守不住了,陸續傳出員工確診的情況。
想像一下,富士康鄭州廠區可說是一個居住了20萬人的小城鎮。廠區之外以及四周的小區、公寓裡面都住著富士康的員工,不但不容易落實嚴謹的防疫政策,一旦疫情爆發,更是難以控制。
《財訊》分析,10月中旬,富士康鄭州廠大批的員工在不願被隔離的情況下,拿著家當不惜徒步逃離這個原本可以安穩賺錢的地方,這一批出走人數超過兩萬名之多。尤其此時是蘋果新機出貨旺季,在嚴重缺工下,鴻海必須重啟招工。
滿載新員工的巴士一輛接著一輛陸續駛至富士康鄭州廠報到。這些新進員工原等著一上工就有豐厚的津貼可領;不過,上工之前就要先被隔離7天不說,一旦確診,上工日更是遙遙無期,加上津貼條件不一,因此有一些新進員工開始在隔離住所透過抖音上傳影片,因而掀起大規模的抗爭活動。
《財訊》報導指出,富士康鄭州廠是鄭州市政府的經濟命脈,根據統計,富士康曾占鄭州出口總額達82%,占河南省進出口總額達65%,更遑論當地員工在高峰期間可達30萬人之多。「一旦沒有了富士康,鄭州市的經濟發展恐將倒退10年。」當地的產業人士直說。
產能回不去 撒幣也難救急
因此,鄭州市政府總動員,派了許多官員進駐富士康鄭州廠,不管是防疫或是招工,希望可以直接協助。只是沒想到在招工期間即因薪資結構的溝通不良,意外引發新進員工不滿進而發生暴動。最後,為了安撫這些抗議的新進員工,富士康決定發給每人1萬元人民幣返鄉費。
不過,根據《財訊》報導,經歷過這些事件後,在短短1個半月內導致鄭州廠的稼動率嚴重下滑至5成以下,原預期11月下旬可以恢復滿載生產,現在進度仍嚴重落後,缺工情況也仍未能補足。
鴻海9月營收衝出8223億元的歷史新高,10月小幅拉回5.56%,11月是鄭州廠人力缺口最嚴重的時候,單月營收大減3成,來到5511億元。鴻海內部人士指出,鄭州廠區當地的情況已經趨於穩定,順利進入常軌的招工作業,加上當地政府宣布解封,將有助於人力持續回流。
根據《財訊》報導,儘管當地解封,招工作業恢復,但已錯失了歐美的銷售旺季,買氣最強勁的iPhone14 Pro系列新機竟然破天荒在感恩節、黑色星期五甚至是聖誕節等歐美購物旺季無法順利交貨,客戶等待的時間從3週拉長到4~5週,其他國家甚至更久。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指出,富士康鄭州廠抗議事件爆發,嚴重影響蘋果 iPhone 14高階機型總出貨量,較市場預期減少1500萬支至2000萬支,儘管和碩與立訊分別自鴻海取得約10%的iPhone 14 Pro/Max訂單,大量出貨最快也要等到12月下旬,iPhone 14 Pro系列於12月出貨量仍顯著低於預期。
因此,《財訊》報導指出,這次富士康鄭州廠事件,勢必加快蘋果供應鏈出走中國的腳步以及分散供應鏈的決策。蘋果過去將高階iPhone機種單壓在鴻海一家供應商身上,並非不願意分散,而是看上鴻海的技術以及產能的配合度,儘管中國防疫政策走向開放,但預料下一代的iPhone 15高階機種,已不太可能由鴻海一家獨拿。
蘋果學教訓 促供應鏈外移
只是新機量產轉移並非易事,從機器設備架設、人員訓練再到認證通過,最快也要花1個月以上的時間,在趕鴨子上架之下,不但需要付出較高的人力成本,初期的良率學習曲線也是一大挑戰,假設能在明年初順利量產,屆時銷售旺季已過,消費者還願不願意等待,又是另一個問題。
根據《財訊》報導,以短期來看,研究機構TrendForce認為,富士康鄭州廠仍維持iPhone 14高階機種的獨供地位,但蘋果在分散生產風險考量下,計畫在立訊、和碩導入Pro機種,預估最快有機會在明年第1季開始出貨,屆時需求力道雖可能大幅減弱,但仍有助於蘋果下一代Pro系列機種在其他代工廠的導入計畫,以分攤過度集中的風險。
針對外界關心的競爭與訂單移轉問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強調,任何有規模的產業,都會有兩家以上的供應商,鴻海除了具有規模的競爭優勢外,在供應鏈管理能力上,以及需要大規模人力的製造方面也都是強項,加上全球化布局、在地化經營等,其他競爭對手要能夠具備以上的能力,其實並不容易。
根據《財訊》報導,被關注是否有轉單效益與下一代iPhone 15高階機種的動向?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回應,「現在都還在忙今年產品的量產,人員調度都忙不完了,客人在著急調配,我們不要添亂。現在談未來式還太早,先等他們安定下來再說。」
正當市場的焦點都放在鄭州廠之際,更應該專注的是未來印度生產的速度。據TrendForce調查,明年印度生產的蘋果手機占比將達到5%,未來更將逐年攀升。郭明錤也指出,鴻海明年在印度生產的iPhone數量將大增150%,中長期要占40~45%的供應量,將與中國鄭州廠不相上下。
根據《財訊》報導,鴻海不只要在印度繼續大舉招募人力,印度媒體預估將較目前增4倍達到7萬人的水準。由於中國供應鏈完整,印度短時間難以取代,鴻海有意開始扶植山西太原廠為另一個生產重鎮,董事會已決議加碼投資人民幣10億元擴大產能。因此,明年iPhone 15的訂單分配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值得持續觀察。…(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74期)
延伸閱讀:
新任屏科大校長 體現德國工匠精神治校 張金龍專注看不見的努力
《玩命3》的幕後「黑手」是他!古董車復刻王 合擎老董如何征服好萊塢、成為市場隱型冠軍?
OLED面板產業需求復甦的關鍵字 筆電、手機市場轉向,供應鏈商機浮現
賣牛肉乾賣到北市蓋豪宅!一天狂賣一萬包 金門高坑陳家發跡故事
◤果粉快搶 限時下殺◢
搶新機 一次買齊iphone 14周邊
就愛舊機 買iPhone 13省荷包
iPad第九代萬元有找 熱銷限量補貨到
AirPods限時降價 最高折2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