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關稅戰 人行允許適度貶值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25日下調24個基本點降至7.1225元,呈連五貶,續刷逾七個月新低,受中間價走跌影響,在岸與離岸價同樣連五貶、創逾七個月新低。在岸官價25日收報7.2628元,小跌10個基本點。專家分析,中間價罕見連貶多日,可見中國人民銀行有意放手人民幣貶值,先行透過貨幣貶值來抗衡歐美加徵關稅的影響,另是嚴格控制貶值速度,降低資金外逃風險。

去年9月以來,人行為表達穩匯決心,將每日中間價震盪調控在極小幅度,甚至連續多日僅在1~2個基本點幾近持平波動。6月20日,強勢美元稍有收斂、其他非美貨幣順勢回升背景下,中間價卻逆勢大舉下調33個基本點,此後連日走貶。25日,中間價再擴大下調24個基本點,市場普遍認為人行正放寬中間價的波動下限,允許人民幣適度貶值。

港媒引述瑞穗銀行首席亞洲外匯策略師張建泰分析,今年4月中旬美國通膨再度回升,市場對聯準會夏季降息的預期幻滅。面對美元利率仍將維持高點,人行一度想放手人民幣貶值,打破市場對人民幣固定匯率的預期。但之後中間價又恢復極微幅震盪,顯示人行另有打算。至於中間價近日加快下跌,可能與貿易戰風險升溫有關。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聲勢壯大,中美貿戰再度爆發風險升高,到時才以人民幣貶值應對關稅影響已經太遲。

此外,歐洲將於7月起針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臨時性反補貼稅,且加拿大可能跟進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等因素,人行放手人民幣貶值,此時正是超前部署關稅風險。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立院送冬至大禮 降稅 延至2024年底
明年Q4龍潭廠正式啟動
第三代半導體 黃金陣容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