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愛莉/房市趴下那年買到7折屋 有這能力不必管市場好壞

文/House123執行長 邱愛莉

最近明顯有感,大家對於房市的熱度似乎慢慢回歸冷靜了。雖然說「慢慢」,其實,感受起來有點像是「一瞬間」。

5月時,我們賣了兩間房子,兩間都在1個月內成交。而到了6月中下旬,仲介反應看房的人雖然還是有,但是,買方明顯變得保守了,對於看了喜歡的物件會說:「想再多看看」不像之前一窩蜂的搶進。

這些現象,在在呼應了許多人心裡的疑問:「台灣的房市,準備要反轉了嗎?」

▼近期看屋人雖然還有,但明顯變得保守。(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最近為了錄製線上課程,重新整理了房市的幾次循環週期。上兩段的房價攀升陡坡,始於利息補貼(2004年)和減稅(2008年)。這兩個萬靈丹,弭平了SARS和金融海嘯所引起的經濟衝擊。

就連這次的covid19,也在美國宣佈無限QE、在15個月內印了近4兆美金下,對全世界房市、包含台灣帶動了一波北中南全民有感的資金行情。

如果說「通膨」是2020、2021房市的關鍵字,其實同時間存在的「打房」、「疫情」,甚至十年前就引起關注的「少子化」也從來沒有退場過。要說2022有什麼新的因素加入房市漲跌的預測戰局,除了「升息」外,不如說是大家對於高房價的疲乏,和對於升息年代下的「預期心理」,所帶來的觀望。

▼少子化議題也從來沒有退場過。(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上一波房市明顯修正的時間點,是2016年。有朋友問我,2016年發生了什麼事?當時也沒有金融海嘯,為什麼房價跌了?

廣告

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不過,與其說房地合一打趴房價,不如說當時過高的房價的確面臨了修正的壓力。

那一年,大家都說「房價要跌了要跌了」,連房產的專家前輩都說:「天上掉下來的是刀子,不是禮物,不要撿!」可是也在那一年,我出來開課。因為在那一年和接下來的2017年,同時也是議價幅度最大、最好談的時候。

▼當年房地合一稅上路,房市遭重擊,但邱愛莉認為其實是過高的房價面臨修正壓力。(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那一年,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應該常常看到建商的預售屋廣告上面,打著大大的兩個字:「讓利」。市場上甚至出現了「新房子賣的比旁邊的舊房子還便宜」的「房市倒掛」奇妙現象。

如果大家看房價指數,會發現2016年和2017年比起之前的高點,修正幅度大約8%-15%。

然而,跌最多的不是「價格」,而是「成交量」!2016年的買賣移轉棟數來到25年來的新低點24.5萬棟,比起2014年下跌了23%,其中台北、新北、台中成交量都跌了30%!

▼當年買到銀行估價7~8折的房子,連行員都跌破眼鏡。(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量」的驟跌,使得「議價空間」大幅拉大,「會談」和「不會談」差很多!所以在那兩年,我們學員買的價格,幾乎都在銀行估價打7折到8折,而且地點之好,也讓銀行專員跌破眼鏡。

我在我的第一本書裡提到:「不管房價高低,永遠都有被低估的房子。只是,在房市熱絡的時候,大部分的房子都被高估了,一樣找得到被低估的房子,只是要花比較多的力氣而已。」

房市在2018年後慢慢緩漲,在2020年的通膨浪頭下來到了近期的高峰。我們的學員很爭氣,在市場熱絡時還是買到犀利的價格,包含最新的捷報是在象山捷運9分鐘,成交4字頭。而我前一陣子分享正在裝潢的房子,也是中山捷運站走路6分鐘、屋齡15年電梯大樓、買一坪53萬元。

▼邱愛莉認為擁有議價能力,不管市場好壞都派得上用場。(圖/邱愛莉提供)

議價能力不管市場好壞,都派得上用場。只是,如果2016年的議價空間有機會再來一次,這一次,你準備好要大展身手了嗎?

作者/邱愛莉 House123執行長,政大商管學院(AMBA)碩士,台大工商管理學系畢業,輔系法律系。曾任知名外商公司市場開發經理、客戶經理,商周、財訊房地產專欄作家。著有《買一間會增值的房子》、《小資族大翻身》。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封面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賣房換股好時機?他想賣屋「換17張台積電」 學者坦言效益不大

橋頭、楠梓房價飆上3字頭 在地民眾憂虛胖 業者:我看了都怕

房市綠燈快熄滅 房價仍是鐵板一塊!專家:賣方不願便宜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