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達CAMCEVI三個月劑型目標明年上市,2025-2026年營運將步高峰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逸達生技(6576)CAMCEVI六個月劑型美國市場銷量持續攀升,歐洲授權夥伴Accord預計在2024年底在歐洲開始銷售,今年營收可望維持數倍成長表現,而中國授權夥伴長春金賽藥業預計年底申請藥品上市,而市場更大的三個月劑型,逸達已完成批量放大,預計第四季向美申請藥證,2025年上市。隨著藥品在各地獲批上市,2025與2026年在供貨、權利金與里程金收入挹注下,營運將攀高峰。逸達24日舉辦股東常會,董事長簡銘達及財務長詹孟恭說明逸達營運展望、各產品研發進程及未來開發策略方向。

受惠於CAMCEVI六個月劑型美國終端市場銷量之成長動能,5月銷量創單月歷史新高,上半年營收可望較去年同期有數倍的成長;歐洲授權夥伴Accord預計在2024年底在歐洲開始銷售,中國授權夥伴長春金賽藥業也預計於2024年底向中國NMPA遞交上市申請。

為因應需求更大的三個月劑型之市場需求,逸達已完成批量放大,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向美國FDA遞交藥證申請,於2025年獲美國藥證並上市銷售。新增市場與劑型,除可為逸達帶來更高之供貨與權利金收入之外,隨著藥品在各地獲批上市,2025與2026年將持續為法規里程金的另一高峰,也將有可觀的供貨、權利金收入。

逸達SIF穩定注射劑型FP-014(triptorelin)之授權洽談,由於潛在被授權方有其他因素考量,目前授權討論暫緩未持續進行。逸達表示,評估該產品臨床風險相對低,具備市場開發競爭優勢,故仍會投入資源持續開發,越接近上市銷售階段授權,授權規模及權利金分潤均可望大幅提升。

國際藥廠對新穎作用機制創新成分新藥的興趣持續不減,近年在免疫纖維化、氣喘、罕見病新藥的國際授權或併購案金額亦屢創新高,不乏總授權金在數十億美元甚至以上的授權或併購案例;惟國際藥廠在付出高價的同時,亦多要求授權方提供充分之二期臨床試驗數據,以降低其後續商品化之風險。

逸達表示,FP-025雖為具備新穎作用機制之創新成分新藥,但在荷蘭完成之過敏性氣喘臨床試驗,為用藥期間僅11天之概念性驗證試驗,雖結果正向,但國際藥廠均希望看到更長期用藥之二期臨床試驗數據。現階段所收到的授權條件,與近期類似適應症新藥授權或M&A金額相較,實無法彰顯逸達MMP-12抑制劑的潛在市場價值。

根據投資銀行JPMorgan彙整統計,2023年臨床二期新藥授權簽約金與股權投資(Median Upfront Cash and Equity by Stage at Signing)金額合計之中位數為3.1億美元,除了較2022年的1億美元大幅成長,也遠高於2023年臨床一期新藥授權簽約金與股權投資金額合計中位數1億美元。逸達認為,完整的二期臨床試驗數據實為達到MMP-12創新藥授權價值value inflection point之關鍵。

CAMCEVI於2025與2026年將為逸達帶來可觀的供貨、權利金與里程金收入,搭配規劃預計於第四季完成之現金增資,可望將逸達創新成分新藥開發至達成顯著價值成長的關鍵轉折點,為逸達股東創造更高之價值。

簡銘達表示,自創新藥FP-025過敏性氣喘概念性驗證的正向數據驗證人體潛在療效後,我對於該藥品及公司遠景信心大增!提升新藥價值需要持續投資,公司會衡量風險報酬,以創造股東及藥品的最大化價值為目標。也非常感謝股東對逸達的長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