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的相似靈魂:Jobs與Musk傾注心血的創新之路

就像 NBA 球迷熱衷尋找「籃球之神」Michael Jordan 的接班人,蘋果創始人 Steve Jobs 於 2011 年離世後,世界把目光聚焦在各大公司的執行長,希望找到下一個改變世界的天才。

由於自成一格而不受傳統束縛的驚人創造力,Tesla 創辦人 Elon Musk 是常被外界拿來與 Steve Jobs 比較的其中一位,一路走來應對靈活又大膽創新,以純電動車廠讓各傳統車廠低頭承認「電動車將是未來」,與 2007 年 Jobs 推出第一代 iPhone 改變手機產業是如此相似。兩位「唯偏執狂得以倖存」的天才,有甚麼相似或截然不同的人格特質?

曾任職英國 The Sunday Times 、美國 CNN 及 Time 主編的 Walter Isaacson,兩年間訪問 Jobs 超過 40 次並遍訪周圍相關人士後,於 2011 年出版「賈伯斯傳」而洛陽紙貴;近兩年貼身觀察 Musk 並完全進入他的生活後出版「馬斯克傳」。

作為兩位執行長傳記的作者,Isaacson 說過 Musk 在某些方面是「我們這個時代的 Steve Jobs」 ,但他也在 9 月接受美國新媒體 Quartz 執行編輯 Heather Landy 專訪時坦言:

Musk 就是個混蛋,但或許就是因為他夠狠,才讓他取得成功。

在「馬斯克傳」中,從性格、管理風格乃至最大的弱點,Isaacson 一再將 Musk 與 Jobs 兩位天才互相比較;從 Jobs 的名字在「馬斯克傳」中出現多次不難看出,Isaacson 在 Musk 身上看見 Jobs 的許多似曾相識的特質。

隱藏在鎂光燈下的黑暗

就像電影「黑暗騎士」中的「雙面人」Harvey Dent,正義感極強的檢察官在心中天秤失衡後的暴力性格;Musk 和 Jobs 在鎂光燈照不到之處,也都存在性格陰暗的一面。Isaacson 在 Musk 的傳記中寫道;

廣告

當報導 Steve Jobs 時,他的合夥人 Steve Wozniak 提到 Jobs 的一大問題是:「他必須這麼刻薄、粗魯和殘酷?這麼喜歡將事情處理得如此戲劇化?」

是的,在 Isaacson 眼中,Musk 也有同樣的人格。Musk 的前女友 Grimes 將其稱之為「惡魔模式的黑暗面」:缺乏同情心,並且可能對工人發動嚴厲的批評及辱罵,攻擊或要求員工在一個不可能的截止日期前完成工作。Isaacson 表示 Job 和 Musk 在批評員工時會說出同樣一句話:

那是我聽過最愚蠢的想法。

Isaacson 認為 Jobs 和 Musk 過於殘酷誠實的評論令人不安且反感,這樣的溝通無法鼓勵團隊坦誠,反而造成反效果。但正如 Jobs 所說,這樣的方式用於建立一個不想與思考雜亂無章的成員共事的頂尖團隊上成效卓著。

對於 Insider 的詢問,Musk 並未回應。之前他否認對於他大肆批評員工的指控,並在社交平台 Twitter(現在的 X)上表示這些指控是錯誤的,他給予員工「清楚且坦率」的回饋。

Isaacson 認為 Jobs 和 Musk 都缺乏足夠的同理心,但也因此更能專注於完成重大使命與任務。

缺乏「團隊精神」的本能

Isaacson 認為 Jobs 和 Musk 都很難相處,因為他們的天性中都缺乏對「友誼」的需求。他在寫到 Musk 時表示

Musk 跟 Steve Jobs 如出一輒,他們不在乎是否冒犯或脅迫了工作夥伴,只要能驅使他們完成認為不可能的任務。

在 Isaacson 眼中,Jobs 和 Musk 都扮演「支配者」的角色,並鉅細靡遺的掌握公司每一個細節。這樣的風格導致兩個結果:趕走合夥人或是迫使合夥人退居其後。就像 Jobs 與 Wozniak、以及 Musk 與 Tesla 共同創辦人 Martin Eberhard 之間的動盪關係。

商益 / 湯皓茹攝
商益 / 湯皓茹攝

但天下事有一得必有一失,性格也是如此。Jobs 和 Musk 對員工近乎緊迫盯人的控制慾以及高度的期望,也讓他們經常忽略員工的極限而設定過高的目標。Musk 在 SpaceX 的前得力助手 Tom Mueller 這樣告訴 Isaacson:

如果你設定一個積極的計劃讓人們覺得可能完成,他們會盡力付出額外的努力;但如果你給予近乎不可能按時完成的任務,工程師們並不愚蠢,這樣的方式只會打擊工程師們的士氣。這就是 Elon 最大的弱點。

事實上,Jobs 也有一個類似的「現實扭曲力場」。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Jobs 曾要求開發原始 iPhone 的工程師們在兩週內確定 iPhone 軟體的發展願景,否則就將工作分配給另一個團隊。

不論在 Tesla 和 SpaceX,Musk 都以追求近乎苛刻且不斷改變的完工期限而聞名,例如自 2015 年起,Musk 始終承諾自動駕駛的時代即將到來,也在過去兩年中多次更改 Tesla 電動皮卡 Cybertruck 的交車期限。

Isaacson 認為 Musk 和 Jobs 對完工期限的嚴苛要求雖然讓員工沮喪,但也是他們的公司能夠超越競爭對手的主要原因。

由「極簡」邁向「極致」的設計狂熱

Isaacson 設為 Musk 和 Jobs 有著相似的設計天賦,他在寫到 Musk 對 Tesla 的設計概念時表示:

遵循 Steve Jobs 和 Jony Ive 在 Apple 秉持的原則:真正的工業設計不僅在乎美學,更必須將產品的外觀與其工程結構互相連結。

Jobs 對簡潔的熱愛在許多蘋果產品的設計中表露無遺。Isaacson 指出 Tesla 的平整把手和 Apple 1998年的 iMac 把手的相似之處,在功能上都沒有太大作用,目的是增加產品使用的舒適度且易於使用。

在 Tesla 的設計過程中,Musk 與設計總監 Franz von Holzhausen 發展出類似 Jobs 曾經與 Ive 之間的合作關係。Jobs 和 Musk 都了解營造產品「話題性」的重要,並將這樣的話題轉變為客戶渴望的賣點。

天才的相異之處

但沒有相同的天才,雖然 Jobs 和 Musk 對於產品的全心投入和發展願景有著相似之處,但 Isaacson 認為比起 Jobs,Musk 更像是一位親力親為的工程師。他在上個月由紐約經濟俱樂部主辦的一個活動中表示:

我認為 Steve Jobs 是一個無庸置疑的天才。即使他從未參觀過工廠,但無論是 Mac 還是 iPhone,他總是能設計出能在中國或是其他地方的工廠能夠實際生產的產品。相較之下,Musk 在生產線上投入的精神和時間,比起他在設計室多上 10 倍,比起設計原始產品,他認為設計生產線上的裝置更為重要。

「Musk 認為除非時刻都為了達到目標而重複嘗試改進,要不然不可能創新。」Isaacson 為他對 Musk 的創新信念下了結論。

作為獨樹一格的天才領導者,Jobs 及 Musk 改變世界且開創產業的全新面貌,讓他們的成功特質有著驚人相似;但細看領導風格和哲學又存在差異性,也正是這些差異提供了對領導及管理的不同觀點。Jobs 及 Musk 對產品的堅持及對創新的飢渴,或許正是他們勝出競爭對手的最終原因。Steve Jobs 在 2005 年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結語,用來總結 Isaacson 對 Jobs 及 Musk 的觀察或許再為貼切不過: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核稿編輯:湯皓茹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商益書摘】Altman:馬斯克是個混蛋!但他是真的擔憂人類未來的前景
【商益書摘】《馬斯克傳》:你有兩個小孩,但現在食物快吃光了⋯⋯
影響戰爭的男人,《紐約客》獨家揭露:馬斯克曾與普丁私下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