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拉貨潮 同泰、亞電1月齊高歌

軟板供應鏈1月營收普遍繳出年、月雙增營收成績單。圖/本報資料照片
軟板供應鏈1月營收普遍繳出年、月雙增營收成績單。圖/本報資料照片

受惠於農曆春節前的拉貨潮、去年同期比較基期偏低,激勵軟板供應鏈1月營收普遍繳出年、月雙增營收成績單,其中以同泰(3321)創下19個月新高表現最佳,軟性銅箔基板廠亞電(4939)則以年增110%年增幅度最鉅。

而蘋果供應鏈也有嘉聯益(6153)重返年、月雙增營收表現,法人認為,2月營收將有工作天數減少的干擾,若合併1、2月來看仍繳年增營收成績單,較有機會期待觸底。

據軟板供應鏈公告的營收數字,欣興轉投資的軟板廠同泰以1.52億元登19個月營收高點,不僅月增30.8%,年增率也達86.8%,為2022年7月以來新高營收紀錄,同泰日前以每股11元發行3萬張現增股,對照同泰上周五收盤價16.15元,已有逾46%的價差。

軟性銅箔基板廠亞電1月營收也繳出年、月雙增營收成績單,單月營收達1.57億元,為最近4個月營收高點,月增5.02%、年增110%,為歷年同期次高紀錄。亞電表示,今年農曆春節落在2月,下游客戶自去年底開始提前備貨,其中跨省分運輸在1月下旬即停運,拉貨動能集中在上半月,下半月則以江蘇省境內出貨為主。

展望2024年,亞電維持審慎樂觀態度,去年受高庫存與通膨升息造成景氣低迷影響,下半年起不利因素逐步排除,生產出貨回到正常節奏,並預期中國景氣今年可望觸底回溫,帶動高階智慧手機銷量重返成長,亞電亦備妥昆山、東台兩廠生產產能,待市場需求爆發,可望挹注營運動能。

台郡則定調進入調整期,估2024年第一季產值年減10%~20%。台郡表示,公司所處消費型電子產業在2020至2022年疫情期間帶來高度的成長後,2023年進入調節而需求疲軟致營運下滑,今年雖面對產業衰退疑慮,台郡將以數年前開始研發高頻傳輸技術,開發因AI帶來巨量及高速運算市場發展後將產生的訊號傳輸需求,今年營運重心將專注開展傳輸技術整合及產品結構調整。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弘凱車用耕耘有成 營運樂觀
寧德時代 最大鋰電池基地投產 福鼎廠逾人民幣千億產值
美復甦太強 反衝擊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