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與信用走向寬鬆,過去經驗顯示有助A股觸底回升

為了提振經濟,中國官方上半年祭出多項刺激政策,包含調降LPR貸款利率及個人首套房利率、新增普惠小額貸款等,力度較去年明顯加大;行業監管也有所放鬆,例如發放遊戲版號、放鬆房地產限購等。

投信法人研判,第二季應是中國經濟與股市的相對底部,隨政策出台、貨幣與信用走向寬鬆,加以資金持續回流,A股後市行情仍持續看好。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貨幣供給M2年增率明顯上升,並來到疫情爆發時水準;此外,信貸脈搏指數也觸底回升,年增率即將翻正,顯示在貨幣面及信用面都有所放鬆。從過去經驗來看,資金面與中國股市表現的相關性高,當資金增量時,多可激勵股市止跌回升。

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經理人徐百毅表示,中國A股估值已歷經一大波修正,在政策利多及增量資金流入,滬深300指數在第二季逆勢走揚,由於成交量及北向資金增加,使市場信心漸好轉,使A股估值修復行情將延續,接下來可觀察政策效力能否傳導至實體經濟及企業獲利,為股市進一步走向基本面行情的關鍵。

2005年以來中國A股與貨幣信貸供給走勢呈現正相關

資料來源:Bloomberg,2022/6

PMI重返擴張 挹注A股基本面動能

上個月全球股市受美國聯準會鷹派升息衝擊,賣壓出籠表現由紅翻黑,唯獨中國A股持續受資金青睞。據wind統計,上半年北向資金淨流入A股逾人民幣700億元,其中6月單月累計淨流入729.6 億元,為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以來單月淨流入金額第三高。市場法人預估,著眼貨幣環境相對寬鬆、市場流動性充沛,加上外資布局比重仍低,仍將吸引資金回流,帶動A股行情表現。

廣告

徐百毅指出,中國官方在6月底公布最新官方版製造業PMI指數為50.2,在連續三個月收縮後重回榮枯分水嶺上,非製造業及綜合PMI各為54.7及54.1均升至景氣擴張區間。生產及業務活動、新訂單及供應商交貨等數據顯示需求回溫、供應鏈改善,接下來修復行情可專注財報題材、基建等政策加持產業,以及疫後消費復甦受惠類股。

中原證券近日發布的策略報告指出,前期監管層密集出台的利好政策效應正在逐步顯現,6月PMI重新站上榮枯線上方,顯示中國經濟韌性依然較強。由於國際股市波動加大,人民幣資產及A股市場成為較好的避風港,未來股指預計將繼續震盪向上,同時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變化情況。

>>如何掌握中國A股修復行情進行式...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