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 愛客串愛票戲 沾過這些電影都紅了
今年諾貝爾獎得主有好幾位和電影有所牽連,有人演過電影,有人幫科幻電影當科學顧問,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作品多部被拍成電影。其實今年的情況算是特別,過去諾貝爾獎得主和電影的關聯,比較常見的是得主本身故事被拍成電影,或是文學獎得主的作品被改編。
「大賣空」軋一腳 塞勒好嗨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Richard H. Thaler)曾在2015年電影「大賣空」中短暫演出,解說引發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的信用與房市泡沫。他在片中還與美國當紅歌手賽林娜戈梅茲討論經濟學現象「熱手謬誤」,也就是一個人在某個領域的成功預示了他也會在其他領域成功。
「星際效應」靠索恩探險蟲洞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的索恩(Kip Thorne),現為加州理工學院理論物理學教授,除了活躍於學界外,也投身電影界,曾擔任2014年探討蟲洞與時空穿越的科幻鉅片「星際效應」(Interstellar)、1997年的科幻電影「接觸未來」(Contact)的科學顧問。這類科幻電影找專家當科學顧問,目的是讓情節符合科學原理定律,避免被行家譏諷亂演一通。
石黑「長日將盡」奧斯卡大贏家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小說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最著名的「長日將盡」(The Remains of the Day)1993年拍成電影上映,由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曾入圍奧斯卡8大獎項;另一部「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闡明人性的脆弱與希望,巧妙融合推理、懸疑、科幻與愛情。石黑一雄也是電影「異國情緣」(The White Countess)的編劇。
回顧往年,就罕見這種諾貝爾獎得主親自參與電影製作的情況,比較會和電影掛勾的多半是文學獎得主。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布.狄倫2001年以電影「天才接班人」主題曲「今非昔比」(Things Have Changed) 抱得奧斯卡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小說家派屈克.蒙迪安諾(Patrick Modiano),1974年和路易馬盧合寫電影劇本「勒亢魯希安」,此外他還是2000年坎城影展的評審。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拿大短篇小說家艾莉絲‧孟若(Alice Ann Munro)的著作「感情遊戲」中的短篇故事「愛情沒什麼道理」(Hateship Loveship ),2013年由美國導演麗莎‧強森搬上大銀幕。
莫言「紅高粱」 讓鞏俐紅翻天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陸作家莫言1987年的小說「紅高粱」,後來由導演張藝謀拍成同名電影,鞏俐和姜文主演,內容講述抗戰前後一對農民夫婦經營高粱酒坊的故事,該片後來獲柏林影展金熊獎。
以「脅迫性喜劇」(comedy of menace)享譽文壇,並在2005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知名劇作家暨詩人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曾為電影「法國中尉的女人」改編劇本,並入圍奧斯卡。
「美的葬禮」高行健的電影詩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2006年起陸續拍攝「側影與影子」、「洪荒之後」與「美的葬禮」這三部電影,他稱之為「電影詩」。
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拉斯(GUnter Wilhelm Grass)的長篇小說《錫鼓》(The Tin Drum)於1978年改編為電影,1980年獲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數學家納許(John Nash)的人生故事被拍成電影「美麗境界」,以納許的數學成就、他為思覺失調症所苦,及妻子幫助他克服疾病為主軸,演員羅素克洛在片中飾演納許。這部電影2002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戴克拉克和曼德拉因為對南非民主貢獻良多,同獲1993年諾貝爾和平獎。曼德拉也於1994年當選南非第一位民選總統。2010年上映的電影「打不倒的勇者」就是敘述曼德拉當總統以後的故事。
「鬱妓回憶錄」馬奎斯的靈魂
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我的鬱妓回憶錄」2013年上映,曾獲選為墨西哥影展、里約國際電影節競賽片,卓別林之女潔拉汀卓別林在片中飾演靈魂人物老鴇。
1954年海明威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根據他的小說改編拍攝的電影如「妾似朝陽又照君」、「雪山盟」、「戰地鐘聲」、「殺人者」,以及「老人與海」等無不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