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央行第六波打房 國建董座:即將完工交屋客戶恐須多拿10%自備款

央行再限特定縣市第二戶貸款成數至6成,國建董座張清櫆:恐影響即將完工交屋客戶,馬上必須多拿出10%自備款!圖/蔡惠芳
央行再限特定縣市第二戶貸款成數至6成,國建董座張清櫆:恐影響即將完工交屋客戶,馬上必須多拿出10%自備款!圖/蔡惠芳

房市熱,央行一如預期的採取新的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昨(13)日宣布啟動第六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調降自然人於六都及新竹縣市之第二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至6成。此外,央行更調升存款準備率0.25個百分點,期能減緩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以強化信用管制成效。對此,國泰建設董事長張清櫆表示,恐影響即將完工交屋客戶,馬上必須多拿出10%自備款!不過台灣經濟基本面表現強勁,預期下半年房市走勢,仍可望溫和上漲。

國泰建設今天召開股東會,董事長張清櫆在會後,與媒體訪談。

談到昨(13)日央行理監事會議祭出第六波的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會不會影響房市?張清櫆分析,央行講的很清楚,主要是為了管制量,是在升準不升息的原則下,把資金作適當管控,特定區域及新竹等8個縣市,第二戶貸款從原本的7成降到6成,此舉對於換屋客戶來說,尤其對於已經購買、即將要完工交屋的人來說,就會馬上必須多拿出10%的自備款出來,這一部分,會有影響。

張清櫆分析,央行最新房市管制措施,接下來,對於預售市場,心理影響會比較大,但是對於實質影響,還不會有,因為一般預售屋,大概都要三、四年之後,才會交屋,而且,央行對於換屋者來說,提供有一年的寬限期,所以這方面,央行已有作考量和配套。

至於央行新措施自今(14)日正式生效之後,房市是否會因此而變動?張清櫆認為,多少會有一些影響,如果已經準備未來多10%的自備款,如果已經作好購屋準備的人,這個時候,在作購屋決定時,可能會有少數人的購買意願,會有一點影響。

廣告

至於昨天央行也調高存準率,對於建商向銀行取得融資,有沒有影響?對此,張清櫆表示,對於國建來說,倒是還好!銀行是作放款額度的總量管制,要看每一家銀行的放款政策,對於我們來說,該能夠拿到的資金運用,會更安全一點,我們也並不會去盲目投資,而是會考量自身的財務狀況,尤其在市場熱絡時,更必須要考量這些事情。

張清櫆指出,目前國建在今年幾個已經推出的大案,銷售都已接近尾聲,所以,對於我們銷售的案子,並沒有影響。如今,國建只是要針對手中即將要完工交屋的新案,工程進度要讓它更順利。

至於明年國建籌備推出的新案,張清櫆表示,目前會先準備好推出之前的作業,如果下半年景氣平平,銷售還是會放到明年。

另外,央行新調控措施,對於國建手中即將要完工交屋的客戶,是否可能造成自備款必須立即補足一成的回撥?張清櫆表示,目前已經請同仁們清查國建即將要完工交屋的客戶,有沒有第二戶,以前國建有碰過這類的交屋問題,但屬於第二戶購屋、自備款必須馬上再拿出一成的戶數並不多,如果有少數戶數,國建也會跟客戶協商,依契約條文走、或是進行其他方式的協商,如果差了十趴自備款,正常情況,可以在一定期間內把差額補回;以前國建有碰到高價住宅新案,客戶交屋之前,央行祭出新制,因此必須在一定時間內把差額補足,相信一般客戶還是會理解,這是因為政策突然改變的規定,並不能歸責雙方的責任,因此雙方會找到最好方式把合約走完。

展望今年下半年房市,究竟會維持當前的榮景?還是心理上會因為央行第六波管制措施,而趨於謹慎一點?對此,張清櫆認為,從央行理監事會議決議之前,大家原本還很樂觀看待下半年,在此之前,我本來想法,是如果市場沒有不利因素的話,由於總統大選已經落幕,府也不致於作出大動作採取新的健全房市方案的打房措施,而昨天看起來央行新制,也沒有大動作打房措施,基本上也算溫和。

張清櫆分析,今年經濟成長率表現應不錯,比原先預估要高,且通膨壓力有降下來,台股2.2萬已經站穩很久了,顯示資金還蠻多,若沒特殊狀況,榮面應會持續下去。

張清櫆分析,另外有一個很重要因素,即工料雙漲,原本過去兩年,大家以為房價在政策陸續調控之下,應該會下跌,但是後來,房價一直跌不下來,因此這是為什麼今年上半年買氣好的原因,很多人去年沒買的、今年就後悔了,房價降不下來,所以今年就進場買。其實,房價溫和上漲比較適當,以台灣島國特性來看,房價溫和上漲必然的,但如果過快上漲,對於市場是不健康的,所以我們還是希望市場溫和上漲,依目前外在總體經濟因素觀察,目前還是預期是這個格局,房市還是會溫和發展下去。

至於房價表現,張清櫆分析,目前房價的支撐 ,看來是很穩的,儘管沒有成交量的支撐,還是很穩,有購屋需求、或有自住需求、或想置產的人,就會來買,所以現在應該好好選適合選好房子,不要追逐不適合的房子,如很小的 、不適合居住只適合投資的產品。

張清櫆指出,現在的市場,主要以換屋、置產的需求為主,國建主要也是以這類客戶為主,不論市場如何變化,但這些需求,一直都會存在著。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黑天鵝來了?歐洲大國爆1難題 全球經濟恐蒸發290兆超震撼
重度身障母&女兒拋棄繼承 遺產3800萬元全給兒子 反掉進百萬遺產稅陷阱「1張紙就解決了」
打房再揮重拳?央行下周四恐二度升息 200萬房貸族小心了 1群人淪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