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想提早退休,但現實多是「沒錢,不敢離職」!竹科工程師棄百萬年薪轉職:讓投資理財成底氣
幾年前我還在新竹科學園區當工程師時,面對長時間加班和高強度工作,內心一直出現一個聲音:「我的人生只有這樣嗎?我還撐得到65歲退休嗎?再3年我就不行了吧⋯⋯」如果可以選擇,沒有人不想提早退休,離開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但很現實的是「沒錢,不敢離職」。
先說結論,問題出在有沒有「投資理財」。聽到這四個字,你心裡是不是想著:「投資理財?好像很難⋯⋯提早退休當然很好,但是距離退休好像又還早,投資理財以後再說吧!」如果你有這種想法,恐怕只會愈過愈辛苦。
如果不投資理財會怎樣
從正面思考「為什麼要投資理財」可能想不到原因,從反面思考「如果不投資理財會怎樣」或許你會比較有感覺。
如果將人生分為兩大階段:「現在」與「退休後」,我們都處於「現在」,這個階段面臨的是薪水漲幅趕不上物價漲幅、存款速度趕不上房價漲幅,不用我多說你一定很有感了。
那麼「退休後」呢?想像一下40年後的自己,你覺得能靠政府提供的勞退和年金安心過上晚年嗎?或許每個月能領到2萬元退休金,但40年後的2萬塊還夠生活嗎?應該是滿難的了。隨著通貨膨脹,金錢購買力只會愈來愈低,即使有一筆存款,也很可能有捉襟見肘的一天。
再試想一下已經70多歲的你,仍然得拖著老弱病痛的身子兼差打零工,而每個月的收入說不定還不夠填飽肚子,更別提生活和醫療要有什麼品質了⋯⋯你腦中浮現出日本的下流老人了嗎?不投資帶來的痛,其實在於「老後」。
如果投資理財又會怎樣
看到這裡你肯定開始出現危機感了,但不是要故意嚇唬你,投資理財不只讓你對抗危機,還有更正面積極的意義。你想怎麼過完這一生呢?上班賺錢、存錢買房、結婚生子、65歲退休⋯⋯不覺得好像少了什麼嗎?怎麼沒有旅行、坐遊艇、探索大自然,也沒有外太空旅遊、飛天車呢?難道這些不值得放進人生藍圖嗎?應該不是吧?沒錯,投資理財是為了享受生活、體驗未來。
未來是天堂還是地獄,取決於你現在做了哪些努力。投資理財不像是在職場升遷加薪那樣名額有限、需要機運,它是人人都做得到的,所以從零開始學習吧!
在這條路上你會遇到各種難關,第一道關卡是自我懷疑,特別是家人可能會不斷質疑你,比如你認為應該投資股票,長輩卻認為碰股票會傾家蕩產。當他們在你耳邊碎唸「賺的錢全部拿去買儲蓄險最安全」、「股票玩玩就好,不要放太多錢進去」、「股票很容易下市,不要抱在身上太久,免得把錢輸光」,你仍然要朝著原本目標前進。
相信自己做得到
如同前面章節講的:從「心」出發,你必須先相信自己會是個有錢人,並且提高配得感,才能真正成為有錢人。就像吸引力法則,當你有正面想法就會得到正面結果,請相信自己可以做好投資理財,而且會是位有錢人!
接著嘗試「不離職創業」,這是初期累積財富的最快路徑,也是一種事業上的投資。舉個例子,假設你的投資年化報酬率超越股神巴菲特的20%,但因為初期本金只有10萬,投資一年只能多賺2萬,然而不離職創業或許光是半年就遠遠超過2萬了,所以,投資在不離職創業吧!
最後必須排除萬難學習「用錢賺錢」。即使過程中會遭遇許多挫折,但這是在成為富一代的路上必須經歷的事,我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相信你一定會獲得美好的成果。
Step 1───>從「心」出發,徹底改變對金錢的態度。
Step 2───>嘗試「不離職創業」,加快賺錢速度。
Step 3───>排除萬難學習「用錢賺錢」(投資理財)。
作者簡介_慢活夫妻George & Dewi
成大研究所畢業後踏入竹科當年薪百萬工程師,工作3年後決定轉職與轉型,於8個月內達成被動收入可支付生活開銷後離開竹科生活圈。2020年創業打造「兩人公司」,成為投資理財講師與一對一教練,同時也是個人品牌、自媒體經營者,月收入達6位數以上、實現9種主動與被動收入來源,分享主題為投資理財(美股為主)、金錢思維、心靈成長。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的《慢富:慢慢成為富一代,快快過上自由生活》
更多今周刊文章
同1間公司待超過10年...37歲工程師的中年焦慮:新人成長這麼快,我將來被公司裁員怎麼辦?
快到退休年紀卻沒有積蓄,會是件很可怕的事!吳家德:我從身旁「富裕」的退休人士看到一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