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多鏈化雖有挑戰 卻是台灣全球化的契機

台積電自2020年起陸續在美國、日本投資設廠,近期又傳出歐洲可能是下一個目標。護國神山從過去純台製轉而將部分產能外移,部分產品也有類似趨勢,引發不少人的擔憂。但其實台商韌性十足,更可能是台灣布局全球的契機。

全球供應鏈的變遷,早於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前就已開始。過去十餘年間因南海主權紛爭、非洲海盜猖獗、亞洲地震颱風等天災頻傳,再加上歐美因減碳政策使得碳足跡長短開始影響成本,因此部分產品的供應鏈早就悄悄地從「長鏈」(亞洲生產、輸往美歐)朝向「短鏈」(在地生產、遷往中東歐及墨西哥等就近生產)改革。因此新冠疫情、美中對抗升溫,其實是全球供應鏈變革的加速器,也有讓企業不再猶豫的定錨作用。也因為這個加速趨勢,使得近期常有論者擔心美歐的生產回流及打造「平行供應鏈」,對台灣產業會有衝擊。

過去以追求最低成本、最大利潤的跨國企業所建立起的20世紀全球供應鏈,確實正面對世紀變局。過去美歐仰賴的中國「世界工廠」結構無法繼續,即便印度、越南等國都躍躍欲試想取而代之當下一個世界工廠,惟可確定的是,在前述烏俄戰爭爆發、美中持續對抗、高科技脫鉤情勢加速及新冠疫情帶來的供應鏈中斷等新發展下,就算有下一個世界工廠出現,也很難再有中國匯聚全球生產的規模。更可能的情境,是未來的世界工廠趨向分散化並遍布在各區域,以降低長途航運與物流導致供貨不穩。也可能朝「衛星化」的生產結構來避免天災人禍導致斷鏈再度發生,也就是供應鏈會從「短鏈」再進一步發展為「多鏈」。

然而全球供應鏈的調整,並非意味著對美歐降低對台灣產業之相互依賴,因為台灣產業面對這些國際情勢,其布局調整早已開始。

廣告

回顧台灣中小企業發展,在1980年中期後因國內工資上漲,環保意識抬頭等因素,開始走向海外投資,從對岸到東南亞在世界不同地區重新落地生產。事實上,台灣產業面對各種全球情勢變化的敏感度,往往高於政府。以在中國投資為例,2011年為我對中國投資之高峰,8成以上的台灣對外直接投資都去了對岸。但自2015年開始台灣對中國的投資額明顯下降,而2015年是新加坡「馬習會」之際,意味著台商減碼移轉投資,並非是兩岸政治氛圍干擾,更可能是因為中國經營成本倍增、法規政策優惠退場,以及長途航運紛擾、減少碳足跡等其他因素所做的調整。自2018年起美中對抗開始再加上疫情干擾,台商對中國投資持續下滑,2022年占我國對外投資比例約為52%;相對的,我國去新南向國家的投資占對全球投資比重,已成長至49%。

這些在全球各地同時、平行發展的供應鏈體系,無論是中國生產線的全部遷出或是只有部分調整,實際上早已是產業現況,不是新鮮事。更重要的是,這些供應鏈不論在那裡重新落地開花結果,仍是台灣產業全球化布局的一部分。雖然變局都有挑戰跟不確定性,但目前歐美主要國家在政策上並無明顯扶植本地產業、排擠台灣企業的方向。更何況固然美歐有強化在地生產的意圖,但也了解其國內工業條件與產能的限制,因而美國多次提出並推動「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供應鏈架構,做為同等重要的強化供應鏈韌性對策,而「印太經濟架構」(IPEF)與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都是認證「友岸」的基礎。

台灣專業代工的模式過去十數年歷經多次外移變遷,並非第一次面對重新布局壓力,已累積相當應對經驗及know-how,也未損及代工企業與客戶合作最關鍵的技術領先及信賴關係。因此未來不論台灣企業在哪裡生產,只要訂單隨著台灣企業走,則台灣就仍能維持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

不可諱言,各國都大張旗鼓想要鼓勵製造投資,美歐日都有類似的晶片法,印度也有製造業連結生產補助計畫,這些具有競爭關係的政策是否有彼此抵消的問題?是否會帶來產能過剩、全球供需失衡的扭曲?以及全球人才競爭的壓力增加,當然都是造成混沌不明、不易研判的影響,也因此台灣產業更需盤點過去經驗及現有資源,並以更多彈性來因應這個萬變的世界。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12檔補漲股 外資買不停
看好經濟復甦不受疫情影響 澳洲央行最快明年2月 QE退場
工商社論》論海外就業劇減二十多萬人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