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中國市場營運面臨挑戰

【財訊快報/蘇彬貴】在美中兩國的對峙下,中國政府也對蘋果公司(Apple Inc.;股票代號:AAPL US Equity)採取不友好的態度,並限制其政府人員使用iPhone。而當地經濟景氣的持續性降溫、消費者縮衣節食,更是導致當前蘋果的營運面臨很大壓力的重要原因。去年的第四季,中國每個月份的消費者物價(consumer prices)較前一年同期,通通陷入萎縮;10月份、11月份,及12月份,下降幅度分別為:0.2%、0.5%,及0.3%的水準。如此的窘態,使得其去年的通貨膨脹率,僅為0.3%,距離通貨緊縮(deflation)的紅色警戒線,已近在咫尺。然到了今年的1月份,該數據卻進一步擴大為達0.8%的水準。



削價競爭激烈

除此而外,來自中國本地諸如:華為科技(Huawei Technologies)、小米集團(Xiaomi Corp.;1810 HK Equity)等同業的削價競爭,於是迫使了蘋果公司,在舊曆年之前,採取了調降其在中國市場部分iPhone售價的措施。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的指出,去年的第四季,iPhone在中國的銷售量較前一年同期,出現了11%左右的衰退幅度。

中國乃是當今全世界最大的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的市場;而根據高科技產業的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Data Corp.(簡為IDC)的指出,去年的第四季,蘋果公司在當地的市場佔有率,則由去年同期的20.6%,下降至20%。

在高檔的智慧型手機商品,蘋果在中國市場仍享有新的地位;只不過,其優勢正不斷地受到挑戰;因為來自中國的同業,手機的品質不斷地在提升當中。



營運轉向軟體

所幸的是,蘋果的降價措施,是有限性的;對於其獲利將不致造成衝擊。此外,iPhone在其整個營運的比重而正逐漸下降;取而代之的,則是利潤力更高的軟體服務。

至於在股價的表現上,僅最近美國股市持續地創新高峰,但蘋果公司於去年12月14日盤中創下199.62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卻陷入了回檔整理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