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公投連署估破65萬 中油不蓋觀塘站,會缺天然氣、缺電嗎?

文/呂國禎 圖/王建棟

近期每天上新聞版面的藻礁爭議,不只跟環保相關,也牽涉到2025非核家園目標。4個重點帶你看環團、中油雙方立場是什麼?台灣天然氣有那麼缺嗎?

Wang Chien-Tong

珍愛桃園藻礁公投反對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連署超過60萬人,引起了全民關注,到底藻礁與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是什麼?必須透過全民公投來決定未來?

重點1:藻礁怎麼形成的?

這次公投的藻礁位於桃園沿海。桃園沿岸約有27公里的藻礁海岸,是世界上少見如此大面積的連續性藻礁,其中約7公里的白玉藻礁、大潭藻礁及觀新藻礁生態狀況較好。

因此2014年在朝野各黨派立委一起推動下,當時桃園縣政府針對觀新藻礁,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劃定了約4公里的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在藻礁區也發現了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紅肉ㄚ髻鮫以及白海豚蹤跡。

藻礁顧名思義是以藻類造礁為主體的礁石,這些藻類將海水中游離的鈣離子固定在細胞壁中,藻類生長死亡後留下的石灰質,逐漸累積形成大型礁體。

藻礁累積的速度很慢,每10年才會增厚1公分,形成桃園藻礁的規模需要7千年,而整個台灣海岸線約1350公里,有藻礁的海岸約數十公里,主要分布地除了桃園,還有新北市的三芝、石門一帶。

重點2:為何在藻礁區蓋接收站?

為什麼要公投?因為藻礁旁要蓋天然氣接收站,引發了破壞藻礁的爭議。時間先回到1990年代末期,東帝士集團看上了台灣能源轉型對天然氣的需求,轉投資了東鼎公司展開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工業區的研究。由於台電當時正在興建位於桃園大潭的天然氣電廠,因此東鼎選上了緊鄰大潭電廠的觀塘地區。

廣告

1999、2000年,觀塘工業區、工業港分別通過環評,當時東帝士集團打算往下做包含石化工業區在內的大型工業區,總開發面積上千公頃。但人算不如天算,台電大潭電廠供氣合約因綁標、圖利等爭議,後來召開國際標,結果是中油得標。

東鼎出局後,加上母集團東帝士爆發財務危機,東鼎的觀塘天然氣接收站只能停擺。當時,中油得標方案是在台中港區興建台灣第二天然氣接收站,透過海底天然氣管線供氣給台電大潭電廠。

2015年,行政院因應天然氣需求,提出了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計劃,再度看上已通過環評的觀塘。

2017年,中油正式購買東鼎的觀塘工業區土地,選擇此地的原因是緊鄰大潭電廠,已通過環評、僅須做環境影響差異化分析,相關研究齊備讓興建時程可大幅縮短,最重要目標是趕上2025年供氣。

然而中油觀塘計劃一出,就引發了爭議,環團希望中油改到新北八里興建接收站,優點是對生態衝擊低、海象好,更適合天然氣船操作;缺點是所費時間較長,在2025年供氣的大前提下,中油最後堅持在觀塘。

重點3:雙方在吵什麼?

但過了16年,時空背景改變了,天然氣接收站預定地旁的藻礁已成了保育區,因此生態學者、保育團體站出來反對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他們認為,接收站除了破壞稀有的生態系與物種,也指出藻礁極具生態研究價值,因開發而受到破壞,對台灣是很大損失。

嚴格來說,天然氣接收站並不是直接蓋在藻礁保育區上。爭議點是施工期間、營運之後對於藻礁會產生的影響。例如興建港口往外海延伸,會造成港區周遭的突堤效應,可能會導致淘蝕或淤砂。

另一個爭議是,中油宣稱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從原定的232公頃減為23公頃,已大大縮減開發面積,善盡保育、保護責任,並採取避開藻礁的設計、施工方法。

但環團認為縮減面積的說法是數字遊戲,只取消了石化、砂石、冷能利用區投資計劃,原始工業港部份並沒有縮減,對於藻礁的生態影響依然存在。

化解爭議的最好方法是透過公聽會與環評,讓各方充分溝通、陳述意見,最後取得最大公約數。

但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總共開了3次環評大會,前兩次都因為民間環評委員抗議政治凌駕專業,刻意不出席而流會;最後一次是2018年10月8日上午,時任環保署副署長的詹順貴突然請辭,當天下午在18名委員(總數21人,3位利益迴避)只有10名出席下強行表決通過。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雖然依法取得開發許可、合法施工,但強行讓環評過關,反而讓藻礁抗爭愈演愈烈。

重點4:不蓋會缺天然氣、缺電嗎?

為何要蓋第三接收站?2018年,台灣兩個接收站分別是中油永安的年設計接收量900萬噸、中油台中的年設計接收量600萬噸,根據能源局預估,2025年的天然氣需求為2354萬噸,供應遠遠不敷需求。

因此必須投資興建第三接收站,設計年接收量600萬噸,以滿足台灣天然氣接收站不足的問題。

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是天然氣佔台灣發電量50%,即便有了觀塘還是不夠。因此中油同時進行擴建高雄與台中天然氣接收站;台電也自行投資位於基隆的90萬噸浮動式接收站、台中180萬噸,目標都是2025年啟用。如果全部完成,全台灣一年接收量可達3270萬噸。

這些進行與規劃中的工程,都能如期完成,因此即便少了觀塘的第三接收站,到了2025年,台灣天然氣供應量也有餘裕,不至於發生供氣不足而缺電的問題。

但天然氣船進出很容易受到天候、海上風浪影響,多一個大型接收站,對台灣來說是多一個保險,能大大降低斷氣、斷電的風險,也能讓天然氣儲運增加彈性。

更多天下雜誌文章
石化界的愛迪生:後來,他把特斯拉鋰電池銅箔,做得比頭髮還細
10家企業8家沒碰過車!台灣如何靠800家隱形冠軍吃下全球電動車訂單?
獨家圖表》不是特斯拉才叫電動車!MIT幕後800家隱形冠軍出列
缺水被韓國笑!台積電自備300輛水車、馬桶水待命
14歲靠Google自組無人機 周延俊:國中只夢想考上建北很可悲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相關新聞
「綠公佈重啟核四民調」 藍酸:扯藻礁帶風向
政院:蔡政府態度與環團一致 就是保護藻礁
王浩宇猛打環團 成「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環團批國民黨綁架民意 網友質疑:聲明不見潘忠政?
預估2025年天然氣需求增加 能源局:須加速設置接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