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ATM式微

新聞提要■新冠疫情改變美國民眾支付方式,加上網購與數位銀行的崛起,美國自動櫃員機(ATM)機台數量近幾年連年下滑。

精句選粹■ATMs get scarcer as consumers shun cash.

全球走向無現金社會的趨勢造成遍布美國全國各地自動櫃員機(ATM)數量出現萎縮,對於那些仍高度依賴現金的民眾而言,提款存錢恐怕會愈來愈不方便。

疫情改變民眾支付習慣

根據研究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追蹤的資料顯示,美國的ATM機台數量在2019年達到47萬台高峰後就反轉下跌,近幾年都呈現下滑,到2022年底已降至451,500台。歐睿國際總部位於倫敦,其消費者金融研究經理桑斯(Kendrick Sands)分析表示,原因在於「許多人在新冠疫情期間停止使用現金,而且習慣一改後就回不去了。」

他說,「大家擔心病毒會透過紙鈔傳播,再加上網購的消費趨勢,對於現金來說,簡直是致命打擊,尤其是年輕世代更是如此。」

據歐睿估計,今年現金和支票占總支付的比重預料將只剩14%,遠低於2010年的42%,其中尤以在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後,現金支付比重更是大跳水。

南卡羅來納州的64歲退休族艾倫(Zack Allen)指出,與2019年相比,他2022年提領現金的數量約減少三分之一,部分原因是他轉為改用刷信用卡消費。

艾倫看中的是刷卡賺取紅利點數,「我需要那些點數來住飯店。」

愈來愈多美國人選擇透過PayPal等平台,以及Venmo和Block的Cash App等支付應用程式來進行網路轉帳,做為津貼、小費和分攤帳單等付款之用。

根據美國聯準會(Fed)針對疫情期間的支付情況所做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此一趨勢可能還會延續下去。該研究發現,從2020年的第一季到第二季,個人之間的數位交易激增12.4%,期間首次進行該類交易的人數更是暴增18%。

美國銀行家協會發言人葛拉諾(Sarah Grano)指出,疫情確實加速從現金轉為數位支付的趨勢,不過ATM依然是美國銀行體系的核心。

小額實體支付仍偏好現金

ATM產業協會的高層也質疑歐睿的報告,聲稱儘管ATM的歡迎度在疫情期間受到重創,但他們看到現金需求出現反彈。該協會美國暨拉丁美洲執行董事坦特(David Tente)表示,「在25塊美元或以下的面對面交易,現金仍然是支付方式的首選。」

ATM徹底改變了銀行業。這類機台最早於1967年於倫敦啟用,為客戶提供在極短的銀行營業時間之外進行提款。1969年,華友銀行(Chemical Bank)成為美國第一家推出ATM的銀行,當時還在廣告中宣稱該銀行永不打烊。

Fed前主席伏克爾(Paul Volcker)在2009年曾打趣說道,「我過去20年來所看到最重要的金融創新是ATM。」

不過,對於有需要的人來說,ATM機台數量不斷下降意味著提存款愈來愈不方便。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市,在飯店做調酒師的巴波沙(AJ Barbosa)指出,「現金小費必須以某種方式存入銀行帳戶,而我們通常都是用ATM存入,我自己都是用市中心住家附近的ATM來存小費,未來用此一方式入帳恐怕不再像以前那麼便利。」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國與瑞士擬股市互通
iPhone組裝將倍增 立訊大擴廠 叫陣鴻海、和碩
台灣電路板產值 估破8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