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國發會端台灣飲食檔案 苗栗登場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及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合辦的「想食.饗時─台灣飲食檔案特展」苗栗展次,即日起在台灣客家文化館第五特展室展出。本展以戰後台灣飲食文化變遷為主題,回顧1945至2000年台灣的美食記憶與在地故事,展期至本(111)年11月14日止。

飲食不僅是民生大計,更牽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反映各世代的日常生活與文化價值。國家檔案記載台灣飲食文化變遷歷程,見證國家政策對國人飲食習慣之影響。本展以「先求吃飽的年代」、「美援改變你我的飲食」、「從便當到國宴」及「汽水、市場、飲食國際化」等4大單元,述說戰後政府,透過政策廣徵糧食、推行梅花餐運動,再加上國際如美援等物資及技術援助,改變飲食內容並豐富口感,尤其開放異國飲食,逐漸形塑台灣多元融合的飲食文化特色。首場新莊展次,已於110年10月至本年5月在檔案局展覽廳展出,雖然有受到疫情影響,但仍廣受好評肯定,參觀者也超過2萬5千人次。

檔案局表示,本展由研究人員從逾26公里的國家檔案中,梳理寶島美食發展歷程,精選各年代具代表性之政策內容,並向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臺灣鐵路管理局、圓山大飯店、台北糧食協進會、黑松及四塊玉文創有限公司等近20個單位及個人藏家,借展豐富的圖像及影音資料,包含:歷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國宴菜色,客家經典料理四炆四炒食物模型等。此外,在展場中設計不同場景模擬,與民眾共享飲食記憶,開啟不同世代間的對話,並設置多媒體互動及手動裝置,讓參觀者擁有不同的檔案體驗樂趣。

為使展覽效益極大化,檔案局也推出「功夫食代─台灣飲食檔案特展」線上展,提供本展相關檔案免費下載,並設計充滿趣味的台灣小吃點餐及功夫神廚上菜2項挑戰遊戲。另同時出版《食光‧時光─台灣飲食檔案故事》專書,以及開發《做伙呷飯|餐碗禮盒》文創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