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都更不實際 養成好習慣、準備4急救措施才是硬道理

作者:林帝佑

高雄屋齡約40年的大樓「城中城」火災事件引起關注,許多人討論起「都更」的重要性。但實際上,我們居住的建築物有許多潛在的危險,都更並不是確保居住安全的萬靈丹,我們最常面臨的,譬如火災、地震等,也不難明白為何購屋時銀行會要求申貸人加保「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

不管新、舊建物,均有可能面臨災害,為了降低萬一災害發生時的損傷,民眾可以執行下列事項,提高居住的安全性。

安裝「火災警報器」

如果晚上發生災害、或是恰好在無人處起火,警報器可以在火災初期提供很好的幫助,透過警報聲響功能,輔助人們發現火災,愈早採取逃生行動、傷害就會愈小。

火災警報器分為偵煙式與定溫式,消防署建議,廚房安裝定溫式、其他如寢室、樓梯及走廊則用偵煙式。市售的火災警報器基本上都不需要另外安裝線路,價格又便宜,1個通常千元有找,便宜、但它卻是及早逃生的重要輔具,建議一定要安裝。

常備滅火器

居住環境中,最好準備滅火器,搭配火災警報器的警報,火災初期可以趕緊撲滅小火,萬一小火撲滅不成,則要盡快逃生。不過要特別注意,滅火器有分不同類別的火災使用、且有保存期限,應了解所備的滅火器種類,以及定期更新滅火器。

規畫家庭逃生計畫

規畫完善的逃生計畫,試想,萬一滅火器無法有效撲滅火源時,該怎麼逃生?消防署針對「家庭逃生計畫」提出幾個步驟和重點:

繪出家中平面圖→每個房間找到2個不同方向的逃生出口→了解避難相對安全區及動線→逃生後戶外的集合地點。

有了計畫之後,可以定期與家人複習與演練,1年2次,且其中一次可以試著在夜間演練。

逃生動線不堆放雜物

逃生動線流暢亦是必要事項之一。不要的雜物,切勿堆放在樓梯間,如果乏人問津也千萬不要視而不見,尋求管理委員會的協助或召集住戶共同討論、處理,因為雜物不僅在災害來臨時阻礙逃生,更有可能是起火的源頭,平時也會成為病媒蚊的溫床。

特別說明,如果有住戶恣意將私人物品堆放在公共區域,其實這樣的行為已經違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管委會可以依法強制介入並要求其改善。

上述幾項都是火災來臨時的急救措施,民眾日常最好可以養成好習慣,譬如注意爐火、電器插頭、抽菸或點蚊香、薰香等使用情況,盡量降低災害發生的機率。不要以為等著老屋改建後,住進新建物就安全無虞,養成好習慣、準備急救措施才是最實際的做法。

更多新手文章,快來投資新手村瞧瞧!

★延伸閱讀★

面子不能當飯吃!5要點讓你買東西都省錢

不開卡也要繳年費!用不到的信用卡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