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傳統毒品查緝檢測 國土署提升污水監控掌握公衛
國土署副署長於望聖19日指出,隨環境檢測技術的進步及污水下水道接管率的提升,透過分析污水中濫用藥物的濃度,並結合污水流量、藥物代謝和環境因素等資料,可推估社區的藥物使用量,與傳統毒品查緝方法不同,能準確掌握社區毒品使用的趨勢變化,制定更有效的政策。
於望聖表示,病原體與濫用藥物一直是公衛專家和政府單位關注的重點,過往依賴醫院檢測和毒品查緝的方法,難以全面了解其實際狀況;而隨技術提升及污水管普及,污水流行病學逐漸成為重要的研究領域,透過提升污水分析技術的創新及監測的效率和準確性,可精準掌握公共衛生建制,並能輔助政策制定。
此外,於望聖強調,污水流行病學的研究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近年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社區疫情監控已成為各國政府重要議題,透過污水中的糞便檢測出病毒,結合污水流行病學技術,可推估疾病傳播的可能程度、範圍及來源,提高防疫效率。
國土署19日與國立台灣大學舉辦「污水病原體與特殊污染物國際研討會」,邀逾150位國內外專家及業者針對污水下水道系統中的病原體及特殊污染物討論,主題涵蓋「國際污水流行病學與污水徵生物學的最新進展」以及「台灣在傳染病及濫用藥物監測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應用」。
於望聖表示,研討會邀請日本下水道監測協會理事北島正章、澳洲臥龍崗大學副教授蔣光明、香港大學教授施凱閔及公部門代表,共同探討污水流行病學研究,促進國際交流合作,並展示監測成果以輔助政策制定。
會中,日本下水道監測協會理事北島正章分享日本在疫情期間,如何迅速發展和應用新的污水監測技術,以提升污水分析技術的創新及監測的效率和準確性;而澳洲臥龍崗大學副教授蔣光明也以「污水處理技術如何借助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來進行城市水管理應用及提升提高污水處理系統效能」為題進行交流。
此外,香港大學教授施凱閔透過創新的CeFSCM-CfSBBR系統及實踐經驗,向與會者介紹未來水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之發展趨勢。同時,研討會上也展示台灣自2022年開始推動「污水下水道傳染病源體與特殊污染物監測作業建置計畫」截至目前為止的監測成果。
於望聖表示,盼透過國際研討會的相互交流、知識共享,精進國內推動下水道建設及污水流行病學研究等相關政策,提升整體公共衛生建設發展及國人健康;未來,國土署將持續結合中央地方資源,並增進國際與在地互動,強化國際交流合作。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壁紙變飆股!光電股牧東6天漲7成 關鍵曝光
ETF存股族衝破970萬人!00919、00878等8檔霸榜 達人示警1事:恐步929後塵
日圓甜甜價掰了? 兌美元升破140防線 年底目標價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