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美光爆裁員 DRAM兩廠本周法說受矚目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美光(Micron)面對記憶體景氣低迷,發動全球裁員,台灣也難逃人員精簡命運,不過公司遭爆料閃電裁員,近日驚動桃園市勞工局、經濟部,周一下午再度發出聲明表示,因應2023年疲軟的市場前景,人員精簡是艱難但不可避免的決定,美光也確認將於2023年透過自願離職、人員精簡和減少外部招募的方式,縮減約10%的全球員工數,同時暫停發放全公司2023財年獎金,高階主管亦同步減薪。同為記憶體的華邦電(2344)、旺宏(2337)本周將召開法說會,將持續關注產業狀況。

美光表示,於2022年12月21日宣布將採取更進一步的撙節成本措施,以因應2023年疲軟的市場前景。這些措施包括進一步下修2023財年和2024財年的資本支出、大幅縮減2023財年的營運支出及暫停股票回購。此外,美光也確認將於2023年透過自願離職、人員精簡和減少外部招募的方式,縮減約10%的全球員工數,同時暫停發放全公司2023財年獎金,高階主管亦同步減薪。

美光已開始與部分受全球人員精簡計畫影響的同仁會談,以因應整個產業的嚴重衰退。受影響的同仁在參與會談後離開,其流程均符合當地法律規範。美光在雙方合意下,提供優於當地法規之離職方案,並為受影響同仁在其轉職期間提供協助。為維持公司穩健體質及財務表現,人員精簡是艱難但不可避免的決定。

美光頻頻傳出閃電「優離」員工,給予優於勞基法資遣費的離職金,以半強迫的方式要求員工簽合意離職的終止僱用契約,桃園市勞動局則表示,已收到3件該公司勞工的勞資爭議調解申請案,同時為瞭解台灣美光公司資遣情形,近日已排定時間,將請美光到府說明。

廣告

經濟部先前曾表示,台灣美光占全球集團業務的6.5成,人才仍有一定需求,預估美光採自願離職、人員精減、減少外部招募之三大管道減少開支,台灣裁員比例不像國外那麼高。

全球科技寒冬迢迢,美國矽谷裁員減薪一波波,面對市場看好下半年景氣復甦看法是否有動搖,以及好轉幅度是否高過預期,產業界且看且走,南亞科(2408)先前法說會也提到,面對DRAM景氣下行風險,南亞科亦持續降低資本支出,將今年資本支出規畫約185億元,比去年的207億元減少,並將動態調降位元產出20%以內,人事也採遇缺不補政策。同為記憶體的華邦電、旺宏也將本周召開法說會,將持續關注產業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