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得訂單能見度約兩個月,看好歐美市場,估明年Q2營運逐漸成長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傳動系統元件廠直得(1597)下午舉行線上法說會,財務長李柏蒼指出,目前訂單能見度約兩個月,產能稼動率維持在60-70%;展望2023年,預期歐、美及台灣外銷都看好,但中國地區變數較大,會看當地疫情及物流狀況調整比重,第一季與往年相當,第二季有機會逐漸成長,因有新產品推出,全年不至於太悲觀。 李柏蒼指出,今年歐洲、美國及台灣外銷接單及營收成長性都很好,歐、美年成長都有20%以上,尤其歐洲是今年創公司以來單月營收最高,最近幾個月訂單及營收都維持高點,預期未來穩定成長;至於中國則變數較大,尤其疫情封城進而影響物流,接單採穩定地區為優先供應。

針對半導體廠商調降資本支出及遞延,李柏蒼指出,公司客戶屬於半導體產業確實有明顯影響,但目前已逐漸回復,對公司不會悲觀才對,儘管半導體營運降低但其他產業有增加,因此整體營收影響不大。

直得目前訂單能見度仍維持兩個月左右,李柏蒼指出,12月因有聖誕節及年底客戶盤點會調整庫存,明年1月因兩岸農曆過年,兩岸營收會有影響,整體看第一季較為保守,不過預期明年第二季會逐漸回溫成長。

至第三季止產品別來看,微型機器人佔營收比重60.7%,大型線性滑軌為34.4%,線性馬達為4.8%;以毛利率來看,分別為52.52%、26.53%及35%,其中大型線性滑軌未來還有機會成長,而線性馬達則較往年30%明顯增加。

匯率部分,李柏蒼指出,今年上半年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當約影響毛利率2%,前三季差異最大是歐元,歐元累計貶值7%,對毛利有影響,但美元有利公司,可彌補歐元的貶值。

新廠部分,樹谷二廠已拿到使用執照,申請建築物權狀中,預計明年第二、第三季可望量產。歐洲德國建置新廠已購置土地,由於採自動化工廠建置的方式,對人力成本影響還好。

特助許澄璞指出,直得三大產品線包括線性滑軌、微型六軸機械手臂機器人及去年底推出的控制軟體平台;直得是全球前三大微型滑軌供應商,可做到相當微小化,有鑒於工業產品逐步往輕薄短小趨勢,對直得有利。

直得2021年底才推出的兩款微型六軸機械手臂,包括工業型及協作型;近年來機械產業發展趨勢,包括新市場、節能、自主移動、智慧學習及降低人工仰賴性,在導入新市場部分,根據美國市場來看,2020年新興市場生物科技領域相較2019年增加72%,橡膠與塑膠產業增加62%,食品與民生用品增加60%。

直得第三季合併營收4.21億元,年減14.34%,毛利率42.63%,優於去年同期41.11%,匯兌收益3300多萬元,稅後淨利8964萬元,每股盈餘1.01元,低於去年同期1.21元。

直得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12.66億元,年減9.56%,毛利率42.73%,稅後淨利2.53億元,年增2.4%,每股盈餘為2.85元,創歷年同期次高。

以前三季地區營收占比來看,台灣外銷30%,台灣內銷12%,中國17%,歐洲27%,美國14%。其中台灣內銷由去年20%降至12%,歐洲及美國占比都拉高,中國比重由去年21%降至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