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解析-大陸策略性行業為市場帶來基本動力
7月舉行的中共三中全會制定了中國大陸未來五年的結構性改革,並重申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三中全會過後,中共中央政治局承諾,在2024年下半年加強逆週期政策的支援;然而,中國大陸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成長低於市場預期,讓今年能否達成約5%的實際成長目標,充滿不確定性。
我們認為,中國大陸當局將需要推出更多政策支援,並大力地推行政策,才能恢復信心並讓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
近期數據持續顯示,中國大陸經濟復甦呈現局部性發展,整體來說出口強勢,高端製造業的投資以及生產穩健抵銷了經濟成長減緩的衝擊,但由於中國大陸內部消費需求仍屬乏力,經濟容易受到全球外圍因素和保護主義興起的影響。
不同行業的成長路徑有所不同,亦反映了經濟轉向以高質量和創新驅動成長作為政策重點。新經濟行業雖然成長強勁,但仍不足以完全抵銷房地產的拖累和消費趨勢趨緩,因此相對來說政策和改革措施皆需要加大力度。
今年,中國政府加強行動以穩定房地產行業,致力於確保房地產項目競爭力和住宅交付;中國人民銀行亦新推出人民幣3,000億元的再貸款安排,鼓勵地方政府買入現成房屋改建為經濟適用房,同時一線城市已放寬貸款規定和房屋購買限制。
我們認為,中國政府將傾向擴大進一步提供市場支持,直至房地產市場開始明顯地有回穩跡象。房地產行業經過大幅調整後,明年對整體成長的拖累可能較小,但從結構上看,形勢何時可扭轉以及能否持續仍然不明朗。
當前中國大陸家庭儲蓄率仍維持高位,儘管近期陸續有正常化的跡象,且在疫情期間積累的「過度儲蓄」現象亦有所減少。中國政府今年把促進消費以擴大內需訂為優先任務,消費品以舊汰新的計畫已開始發揮作用,但我們認為需要更具體的政策和改革行動,才能重建消費者信心。這包括建立更強大的社會安全網,以減少預防性質的儲蓄。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加強科技自給自足,和促進「新質生產力」以推動經濟發展的政策計畫,顯示政策將繼續推動綠色和高科技製造業投資。不過,不同公司和行業之間的差異較大,政策官員已呼籲行業自律和市場化機制,以減少低效產能且防止過度競爭。我們亦看到一些上市公司陸續控制資本開支的跡象。
整體而言,中國政府明確地支持經濟正成長的政策立場,這有助於改善短期總體經濟和企業盈利前景,但在結構性成長的難題下,回應式和局部性質的政策寬鬆將難以迅速扭轉企業信心。政策寬鬆的步伐和作用、房地產市場走向、外圍需求強度、地緣政治發展、美國貿易政策等均屬於需要留意的重要週期風險。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經濟轉型依然需要時間,達到優質和永續性的成長需要廣泛的結構性改革,才能應付眾多挑戰和解決整體性問題。這可能意味著短期調整陣痛將會持續,但有效實施結構性改革將有助於釋放生產力成長。一些符合中國長遠發展目標的策略性行業如綠色能源、綠色科技等,可能具備更強的成長潛力和更佳的盈利能見度,能夠作為整體市場的中期基本動力。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投信拚作帳 五檔最愛買
iPhone組裝將倍增 立訊大擴廠 叫陣鴻海、和碩
寧德時代 最大鋰電池基地投產 福鼎廠逾人民幣千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