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解析-大陸復甦一波三折 政策曙光初現

下半年來,大陸部分地區疫情、消費抑制及地緣政治衝突,導致經濟復甦之路曲折緩慢。為應對挑戰,大陸政府以降息舉措、增加房地產信貸支持、擴張基建等政策對沖經濟下行趨勢風險。基於此背景和政策實施,我們對大陸金融市場做出以下分析。

首先,大陸南方大面積和長時間高溫乾旱,致使以水力發電為主的省份電力短缺,限電導致部分重要產業供應鏈承壓和居民工業用電矛盾,乾旱亦帶來糧食減產推高通膨壓力。此等現象突顯新舊能源轉換中,能源穩定供應和再生能源穩定性的矛盾,也為諸多新興新能源細分領域帶來機遇,例如儲能、能源調節以及智慧電網調節等。

我們認為,地緣政治緊張應不會嚴重升級,但中美很可能繼續進一步推動供應鏈脫鉤。美國推出的「2022年晶片與科學法案」與亞洲生產商組成晶片四方聯盟,將促使大陸政府增加在半導體行業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使關鍵國產替代概念龍頭企業受益。

房地產問題依然是經濟復甦主要障礙。該行業在大陸經濟產出中占五分之一,其對整體國內生產總值造成影響不言而喻。此外,房市危機亦打擊家庭信心,加上新冠疫情隱憂,促使消費者縮減開支。未來數月,隨著大部分已開發國家步入衰退,大陸或會感受到相關影響。過去兩年,出口製成品一直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但當大部分已發展市場步入經濟衰退之時,製成品出口量勢將隨需求回軟和消費者支出轉向服務而下跌。

大陸商務部公布,今年1~8月的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金額達到人民幣8,927億元,年增16.4%,雖然增速比前七個月下降0.9個百分點,但延續雙位數增長的強勁勢頭,製造業外商投資加速湧入,高技術製造業更是一枝獨秀,年增高達43.1%。

廣告

在內外複雜局勢和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大陸外商直接投資保持較高增速,顯示大陸作為跨國投資穩定器的作用,顯示大陸市場對外資企業保持吸引力。一方面是大陸巨大的市場規模,從這個角度來看,也需要大陸進一步擴大內需、發揮國內超大市場規模的優勢,對於鞏固產業鏈地位、吸引外資都非常重要。

隨著支持政策開始收效,我們估大陸將持續從疫情封鎖措施的影響中恢復過來。像信貸脈衝、實際狹義貨幣總計數(M1)增長等主要經濟指標顯示,第三季後期經濟增長有望出現周期性復甦。

大陸增長復甦之路雖然崎嶇不平,但我們認為,經濟最壞時期已成過去。其中房地產的明顯復甦可能會延後至2023年,基建的拉動可望部分抵消房地產下行帶來的利空。我們認為,銀行、電訊、公用事業等傳統價值領域,以及酒店、航空公司和休閒等行業面對的復甦阻力及壓力較大。策略上,當前市場情緒悲觀,短期機會較少。但部分行業現已進入較低估值,可關注中長期配置。

美國聯準會近期升息對A股影響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鷹派升息導致美股下跌,全球風險資產偏好回落,A股也會受到情緒面衝擊。第二是升息導致美元進一步走強,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導致外資有流出壓力。第三是升息將導致全球需求回落加快,大陸外需面臨回落壓力,可能會影響部分行業的業績表現。但大陸以內需為主,貨幣政策有「以我為主」的能力和空間,聯準會升息對A股基本面影響有限。目前市場由於風險偏好回落已經回到歷史相對低位,在當前估值低位區域,我們認為在曙光漸現之時不宜過度悲觀。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兆豐銀籌組志強-KY 2.5億美元聯貸
海外交易熱 前11月複委託衝4兆
投資台灣3大方案延長三年 政院今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