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國產高階工具機技術 攻占國際市場

【時報-台北電】儘管去年全球仍受新冠疫情變種病毒威脅,國內工具機業的外銷訂單卻一路暢旺。過去一年在缺料、缺櫃、缺工的諸多挑戰下,工具機產業展現韌性,主要原因就是智慧製造能力提升、高階關鍵技術自主,以及產業鏈的軟硬整合。

今年舉辦的「TIMTOS x TMTS 2022」工具機展中,經濟部技術處整合法人能量,以「智慧工具機產業主題館」參展,展現台灣高階工具機自主技術以及智慧製造數位轉型的研發成果。這些技術已技轉超過30家國內工具機廠商,創造超過50億元的產業效益,成為國內工具機產業發展的最佳推力,鞏固台灣身為亞洲高階製造中心的地位。

五軸加工解決方案 高階零件國產化

五軸加工機可針對3D空間的任一平面和曲面進行複合加工,比起其他加工機加工樣態多、效率更高,但五軸加工機的控制器等關鍵零組件技術,掌握在歐日大廠手上,由經濟部技術處支持工研院開發的全國產控制器,可提升國內控制器技術自主能力,節省廠商五成電控組件成本,大幅縮短交貨時間,有助工具機產業提升競爭力。

「高智能國產五軸加工控制解決方案」主要效益有三:一是促進國內高階控制器產業鏈的整合,透過工研院此一軟硬整合平台,能跳脫既有控制器高度分工、各自接單的限制,串聯國內供應鏈,達成高階零件國產化的目標;二是控制器的精度提升,可加工任意自由曲面,適用航太、醫療、車用等高值化產業;三是全數位化國際標準通訊協定,快速連結智慧機械雲,並從單一機台的控制擴充至產線整合及供應鏈資料串接。此項技術已技轉國內控制器大廠,從原本僅具二到三軸標準機台的控制能力,邁向五軸控制器的國產化。

廣告

負載感測方案 工具機的健檢醫生

以往感測器多仰賴國外進口,國內廠商在導入時遇到不少困難,一是昂貴,二是感測器尺寸與機台不符、三是各項加工資訊掌握在設備商手上,安全性與自主性不足。為此,經濟部技術處看準產業痛點,支持工研院投入感測器研發,已協助國內五軸工具機業者取得歐美航太業一線客戶。

「五軸加工機主軸動態負載感測方案」猶如工具機的健檢醫生,可即時反饋加工狀態,例如五軸加工機進行切削時,感測器取得的資訊可立即回傳給控制器,下達指令進行補償,減少不良工件的發生率。

智慧機械雲 工業版App Store

經濟部技術處號召工研院與機械工業同業公會攜手合作,匯集國內眾多廠商參與的智慧機械雲,被喻為「工業版App Store」,即設備業的軟體商店,只要搭配符合標準的工業數位機上盒(SMB),即可下載不同品牌軟體,協助中小企業快速數位轉型。

智慧製造場域因數據量龐大,需與雲端鏈結,但不同品牌的數位機上盒、電腦數值控制加工機(CNC)及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PLC)、甚至功能相似卻廠牌不同的設備,其軟體和數據都無法互通。為解決這個問題,智慧機械雲透過國際共通的通訊協定及資訊模型,打造標準化環境,符合標準的SMB即可至雲端下載App。

運用智慧機械雲服務,廠商可提升產業設備附加價值、增進產能效率、減少生產成本,已吸引會員達1,179位,與國際大廠包含美商Autodesk、美商微軟、日商三菱電機設立20家店中店,促成63家廠商投資,帶動投資金額達15.8億元。在東南亞等新南向市場反應良好,有機會成為全球第一個共通智慧製造雲平台。(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工業技術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