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族群》台版晶片法沾光股出爐 專家現階段仍「中立」看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行政院今(17)日最新通過有「台版晶片法案」之稱的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分析師表示,若法案門檻越高、適用企業越少,若門檻訂在100億元,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聯詠(3034)都符合適用條件,若門檻降低至70億元,則聯電(2303)、日月光(3711)、南亞科(2408)、群聯(8299)、瑞昱(2379)等都將受惠,若降為50億元,適用業者會更多,只是,現階段半導體庫存調整,成熟製程的產能利用率下滑明顯,廠商營收和獲利將被影響,因此,對相關個股持中立的看法。

美國晶片法案、日本半導體復興計劃、韓國K半導體戰略及大陸與歐洲等各地區皆有半導體補助計劃,政府為鞏固台灣半導體技術領先定位,及維持國內供應鏈在國際的關鍵位置,經濟部加碼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地位之公司,在前瞻研發及購入先進設備給予投資抵減優惠,今早行政院已正式通過有「台版晶片法案」之稱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之2條。

「台版晶片法案」在2023年順利上路後,包括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等國際技術領先大廠都將適用研發規模門檻影響補助對象。據修正草案來看,擬將符合「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企業研發前瞻技術的研發支出,可享有25%的研發投資抵減,購置先進設備當年度抵減率 5%,且無投資抵減支出金額上限,較原產創條例更優厚。

本次「台版晶片法案」明訂適用三項要件門檻備受關注,原訂研發費用預估達到100億元適用,行政院有意調降至50億元,但考量到適用對象及稅基間的平衡,相關細節將待經濟、財政兩部持續協調,另以子法定之。

分析師表示,若法案門檻越高、適用企業越少,若門檻訂在100億元,台積電、聯發科、聯詠都符合適用條件,但若門檻降低至70億元,聯電、日月光、南亞科、 群聯、瑞昱等都將受惠,若降為50億元,適用業者會更多。

研發密度所指的就是研發支出占營收淨額比率,目前製造業平均為3.2%,國際關鍵地位之企業勢必要更高,將高於5%,有可能落6~7%,分析師認為,半導體產業過去追求全球化布局,如今為安全戰略考量轉為區域化,美國、 日本、歐洲及大陸等各國政府都歡迎廠商前往當地設廠,一個全球化、有效率供應系統時代已經過去,全球化轉變為地區化,讓供應鏈管理益形重要,成本也會急速增加。台灣政府推出相關補助政策,將有利國內半導 體廠商的競爭力。但在現在半目前半導體庫存調整,成熟製程的產能利用 率下滑明顯,廠商營收和獲利將被影響,因此對相關個股持中立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