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股:中國醫改競爭激烈,康聯-KY(4144)將私有化下市轉型,股價跳空漲停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康聯-KY(4144)董事長William Robert Keller以投資公司公開收購15%股權,每股為現金27元,溢價22.1%,激勵股價跳空漲停。學名藥市場競爭激烈,業者面臨轉型難題,前有安成藥在2018年終止上櫃,康聯則在中國4+7帶量採購政策大砍價,新冠肺炎疫情壓倒最後一根稻草下,決定下市轉型重新調整。

2011年在台上市的康聯,銷售市場在中國,當初選擇回台上市,除了主要股東是台灣人,更是考量與台灣的醫藥界合作,協助台廠在中國報批及經銷產品,但實際成效不如預期,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僅法德藥(4191)的抗思覺失調症藥在中國穩定銷售。

自有產品部分,主力肝炎產品市場競爭劇烈,中國醫藥改革4+7帶量採購政策更是大砍藥價,大幅壓縮利潤,近三年獲利一路往下,2019年每股盈餘已降至1.09元,加速補充新產品勢在必行。而新冠肺炎疫情更造成第一季營運轉虧、每股虧損0.26元,近期雖已解封,但銷售恢復情況不佳,2018年取得總代理,寄予厚望的普瑞巴林膠囊銷售,主要適應症為抗癲癇及神經疼痛,受疫情影響業績也僅持平。

至於資本市場,由於台灣的投資人對中國醫藥市場陌生,康聯在台上市後,並沒有帶來企業融資的效果,市場關注度也不高。

據了解,康聯內部近幾年一直苦思轉型,也曾萌生退出台灣資本市場,下市調整的初步想法,而新冠疫情則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