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敗血症是奪命疾病?醫師解析最新診斷準則、治療趨勢

「敗血症是被低估的疾病!」不論在急診、住院病房、加護病房時不時都會聽到,醫師在對家屬解說「什麼是敗血症」,通常是病原體在體內中大量繁殖,讓患者免疫失衡,嚴重影響全身各器官、危及生命。面對醫師們眼中頭號公敵敗血症,除了常規既有的藥物治療以外,如今血液淨化術對病程嚴重患者也具有突破性幫助。

敗血症早期難分辨!全球逾千萬人死於此病

別以為敗血症只好發老年人、慢性病族群,即使免疫力好年輕人嚴重感染時也可能進展到敗血症,國際知名醫學雜誌《Lancet》更指出,全球因敗血症總死亡人數高達 1,100 萬人,為什麼死亡率這麼高?主要是感染病原菌後引起體內激烈的免疫反應,使身體組織損壞、器官功能失調進而走向死亡。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外科加護病房臨床副教授黃彥達醫師具數十年的重症臨床經驗,經手過上百例的敗血症個案,他坦言:「敗血症是個症候群,不像是肺癌明確病理切片,沒有黃金標準診斷,目前經國際專家們制訂,自 2016 年後來到第三版的診斷標準。它是全身失衡狀況所構成,早期不容易分辨,往往當醫師警覺到是敗血症時,可能已經進展到器官失衡。」

把握「沙發法則」及早診斷敗血症

歐美重症醫學專家們為了讓醫師與民眾及早警覺,根據科學統計大數據制訂了最新的「快速沙發法則 qSOFA(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敗血症操作型定義。當病人出現疑似感染,如傷口、咳黃痰、發抖、發燒等症狀時,下方三項臨床徵象有兩項以上同時出現就要警覺:

  • 意識改變:嗜睡、答非所問、反應遲鈍、健忘、昏沈

  • 呼吸急促:每分鐘大於 22 下

  • 血壓下降:血壓收縮壓小於等於 100 mmHg

對於在加護病房患者,考量較複雜的疾病狀態,有更精準的診斷方式,可評估七個器官狀況,包括呼吸嚴重程度、全身凝血狀況、肝功能、血壓、意識改變、腎功能尿量有無減少、肌酸酐數值,黃彥達醫師說:「這七個數值計算出一個分數,如果比前一天增加超過兩分以上,就有機會診斷為敗血症。」

敗血症有哪些治療方式?

病原體會讓身體免疫過度反應,連正常的器官都會被攻擊,導致病程快又猛,最終走向器官失能。因此,當被診斷為敗血症後續治療分秒必爭,就怕初期忽略跟延緩的治療,若血壓快速下降,屆時兵敗如山倒很難挽救。

目前臨床治療主要可以分為 2 種:

  • 藥物治療:早期先給予廣效性抗生素治療,給予足夠且適當體積的輸液,使用升壓劑維持平均動脈壓,面對細胞激素風暴給予類固醇,盡快壓抑症狀。

  • 血液淨化術:將病人血液透過特殊裝置,清除血液裡的毒素或物質再輸回體內,降低器官衰竭嚴重度。

其中「血液淨化術」是近年來較新的治療方式,醫界發現敗血症是全身免疫反應失衡,若能移除血液中的發炎介質也可能改善病況,進而挽救生命!

黃彥達醫師解釋:「儀器透過特殊裝置移除血液中細菌產生的內毒素等病原體相關分子與免疫過度活化而大量產生的發炎介質等,之後血液再輸回體內。」藉此減少失衡的發炎反應,減少藥物的使用而降低藥物副作用,協助病人縮短休克病程,挽救失能的器官,來改善預後狀況。

血液淨化術有機會改善預後

黃彥達醫師分享過去至國外進修時,日本加護病房已經採取此類治療方式多年,當監測患者內毒素、細胞激素等炎性介質上升時,就會及早使用血液淨化術吸附毒素,且從研究實證醫學中發現,病程越嚴重的病人進行此治療效果更顯著。

近年來台灣漸漸也開始推廣此治療方式,只是現階段健保沒有給付,民眾需要自費,若臨床上有使用的需求使用於經濟狀況許可的患者,有時可看到相對卓越的治療成效。黃醫師曾遇過一名中年的腎臟移植患者,在移植後第一週感染革蘭氏陰性菌產生敗血性休克,採取血液淨化術下短時間就拿掉升壓劑、意識也恢復清楚,脫離險境,成功轉出加護病房。

在醫療進步的台灣,敗血症仍有近三成的致死率 ;若進展到敗血性休克,國際研究顯示致死率可高達近五成 ,每位重症醫師必須面對敗血症治療上的困境,黃彥達醫師說:「自己每天照顧每十床患者中,常常有 1-2 床處於敗血症,即使有足夠知識與經驗,但敵人太厲害,打敗仗的機會仍然很高。」

如何突破敗血症治療瓶頸?

黃彥達醫師面對敗血症兢兢業業,不斷在該領域鑽研,尋找最適當的治療策略,主要是親身經歷過父親也曾敗血性休克。黃彥達醫師父親本身有肝硬化、免疫力本來就不佳,某天運動完突然發高燒,短短 2 小時血壓快速下降,送到醫院時已經出現敗血性休克。

身為重症醫師的黃彥達,將父親從台北接到當時服務的花蓮慈濟醫院親自照顧,但父親病情起起伏伏,中間一度產生呼吸窘迫症候群,引起器官失調,經過無微不至的照顧下,父親在兩個月後順利出院,「只是當時沒有血液淨化術,如果當時有會考慮使用這樣的新技術。」黃彥達醫師笑著說。

隨著醫療的進展,對於敗血症治療也走向「個人化」、「精準化」,除了透過科技利用分子醫學的方式提早偵測病原體對症下藥外,還有機會利用 AI 及早預估患者是否會進展到敗血症。

但更重要是民眾要有良好的個人衛生觀念,他呼籲:「平時就要留意血糖、血壓、慢性病控制,也應避免抗生素的濫用,以減少抗藥性細菌的產生,重要的當產生疑似感染的症狀時要趕快就醫,在感染還沒進展到敗血症前及早發現與處置。」加上越來越發達的醫療科技,讓超級殺手的敗血症減少對人類的威脅。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更多Heho健康網文章

新冠重症造成敗血症非少見!血液淨化術防範免疫風暴

對健康不好的生活習慣中了幾個?上班族身心疲憊是「這」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