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週五走勢震盪,終場收跌4.67點或0.16%,商業類股表現疲弱

【財訊快報/劉敏夫】中國股市週五震盪收低,因投資人權衡週五發布的通膨與進出口貿易數據,藉此釐清中國經濟走向的進一步線索。收盤時,上證綜合指數下跌4.67點或0.16%,報2,881.98點;滬深300指數下滑11.50點或0.35%,報3,284.17點。

上海A股滑落4.89點或0.16%,報3,021.69點;深圳A股則是下跌11.89點或0.65%,報1,830.01點。

從類股方面來看,上證指數五大類股指數漲跌互見,其中公共事業類股指數上揚0.78%,表現最為搶眼。其餘四檔類股指數表現分別為,綜合類股指數上漲0.14%、房地產類股指數揚升0.03%、工業類股指數滑落0.37%、商業類股指數則是滑落0.48%。

滬深300指數成份股中,福斯特股價上漲5.56%,漲幅最為犀利,星宇車燈以及華利實業股價分別上揚5.28%與3.31%,表現也很亮眼。反觀,海光信息、高新技術、用友網絡股價表現較差,跌幅均超過4.9%。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五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2022年同期下降0.3%,連續第三個月下降,這是內需疲軟的跡象,促使經濟專家呼籲採取更多刺激措施。

同時,2023年12月中國工業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是較2022年同期下降2.7%。經濟專家的預估中值為下降2.6%。

此外,中國2023年12月份以美元計價出口年比值增長2.3%,進口年比值增長0.2%,貿易收支出現金額750億美元的盈餘。

中國人行週五進行6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淨回籠100億元人民幣,本週總計共回籠1,890億元人民幣。市場期待人行下週祭出更多寬鬆措施,例如降準甚至是政策降息。

另外,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顯示,外資去年減持中國股債組合,淨流失金額為822億美元(約5,800億元人民幣)。

摩根士丹利方面表示,中植聲請破產清算、盈利預測的下滑壓力,以及潛在的短期政策真空可能會阻礙A股市場情緒復甦。未來需關注房地產市場穩定的信號以及通縮壓力減弱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