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新語╱餐廳套路多 小費文化勿變味
如今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就連小費也暗戳戳增長。近日有媒體爆料,不少餐廳在賬單上暗地裡強加小費給顧客,顧客一不留意,就支付了比預想還多的小費。如今通膨時代下,民眾在外就餐本就變得「奢侈」,這時小費還暗漲,令不少民眾壓力山大。不僅如此,「強加」小費更破壞了其中的善意文化。
如今不少餐廳都是用電子刷卡結帳方式。不少細心的顧客發現,很多餐廳將最低小費額度由15%上漲至18%,其次還有20%,22%等不同額度的兩檔。很顯然,餐廳是在鼓勵顧客多給小費。如果顧客想要給其他額度的小費,則需要手動輸入小費金額。對於懶得計算小費的顧客,會直接點擊18%。此外,在疫情期間,還有餐廳收取小費之外的「疫情費」(Covid Fee),金額在3%至5%不等。
一些小費潛規則制度在疫情前就盛行,如就餐超過六人的團體,餐廳有時會強制收小費,即直接將小費加在最後結帳單中。不僅如此,餐廳會在帳單下留有寫小費的區域,如果不仔細看,顧客還以為沒有付小費,可能造成重複支付的情況。多數餐廳在算小費時,是按照稅後價錢計算的,而實際上應該是稅前金額。
在物價飛漲的今天,餐廳「花樣」增小費的手段遭到不少民眾的批評,本來出門吃飯就比以前貴,現在還要變相「騙」小費,能不能「少些套路,多點真誠」?
其實餐廳這樣做,也有其「難言之隱」。疫情後招工難,餐廳員工本就時薪低,難招到人,如果員工小費拿得少,餐廳人手更加不夠,甚至要關門大吉。在疫情後時代,不少人養成了點外帶的習慣,餐廳服務員收到的小費比以前更少。從人道主義角度,餐廳服務生工作強度大,時薪低,多給他們一點小費,其實是最容易的表示尊重方式。據悉,服務生基本上都是依靠小費為主,小費金額占據他們70%的收入。外出就餐多給一點小費,相當於隨手幫助他人,也是尊重服務生工作的體現。
小費來源於英國,如今在美國根深柢固,這種文化本質上是顧客對服務水平的打分。小費一方面也是服務員積極工作的動力。倘若餐廳暗地裡,或變著花樣多收顧客小費,不僅會敗壞好感,還不利於服務生業務水平的提升,反過來影響餐廳的長久發展。如今不少餐廳的服務實在一般,顧客只付基本小費,也心不甘情不願。支付小費反倒像例行公事,失去了其本來讚許與尊重的意義。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殺熟盤詐案 「騙子先報警」 華人社區疑20多人受害
CBS氣象主播 直播中翻白眼昏厥倒地
川普預告聲稱周二將被捕 號召支持者「抗議,奪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