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電零組》英濟9月營收為4.03億元,年減17.70%
【時報-快訊】英濟(3294)9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9月營收 1- 9月營收
113年度 402,878 3,236,337
112年同期 489,546 3,011,946
增減金額 -86,668 224,391
增減(%) -17.70 7.45
【時報-快訊】英濟(3294)9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9月營收 1- 9月營收
113年度 402,878 3,236,337
112年同期 489,546 3,011,946
增減金額 -86,668 224,391
增減(%) -17.70 7.45
台灣人有多愛喝手搖飲料?據經濟部統計,飲料店第1季營收刷新天花板達到338億元,較三年前增加14.5%。房仲專家表示,台灣美食眾多,且民眾又以外食為主,致使餐飲業商機蓬勃發展,第1季有三因素,讓不只手搖飲,餐飲店營收同創歷史新高,隨著相關產業發展火熱,知名商圈店租行情有望持續上揚。
川普關稅震撼全球,台股也遭受重擊,4月初曾一度在3天內崩跌近4千點,對廣大受薪階級的上班族造成衝擊。根據人力銀行調查最新顯示,七成五上班族對於商品變貴非常有感,尤其是早餐、便當餐盒,都讓勞工荷包吃不消,因此只能轉往買打折食材,或是減少外食次數。
[FTNN新聞網]記者薛明峻/台北報導採季配息、受益人數超過144.7萬人的國民ETF元大高股息(0056)於周三(23日)除息,每單位配發1.07元,前一日收在31.98元,...
資服族群6顆紅燈照台股!資服族群成為近期台股震盪期間的資金避風港,不僅資服三雄華經、驊宏資、訊達交投熱絡,合計爆出約10萬量齊漲,族群中其他個股也陸續受到資金青睞,39檔上市櫃資服股中,就亮出6顆紅燈,分別是大綜、大塚、凱衛、力新、叡揚以及邁達特,堪稱今日最強族群之一。
人力銀行調查最新顯示,將近九成上班族認為關稅戰嚴重衝擊職場,近4成則認為今年確定不加薪;透過交叉分析顯示,有4成3的上班族財務支出呈現剛好打平、2成1入不敷出靠借款度日,
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財政部最新統計揭露驚人數據,65歲以上高齡者總所得中,以「股利所得」高達3,778億元居冠,占總所得近五成,其中更藏著驚悚貧富差距。數據顯示,男性高齡者平均股利所得37.9萬元,竟是女性19.4萬元的近2倍,財富兩極化現象浮上檯面。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賴清德總統25日前往台南出席「與傳統產業業者座談會」,對於行政院提出4100億元特別條例,引發在野黨抨擊「刪掉的預算為何...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5年04月25日電)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反覆,帶來極大不確定性,台經院今天發布經濟預測,下修2025年經濟成長率至2.91%,但未評估對等關稅最終結果。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現在短急單湧現,市場瘋狂採購生產,寅吃卯糧,增添下半年的景氣不確定性。台經院今天發布經濟預測,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2.91%,較1月預測數3.42%,減少0.51個百分點,下修原因有2大因素,首先是主計總處上修2024年經濟成長,墊高基期,第2則是川普關稅政策。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說明,川普關稅政策後續走到什麼方向,誰也說不準,因此僅就對等關稅目前10%計算,以及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的影響。川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後,9日政策突然大轉彎,宣布暫緩90天,在此期間僅實施10%對等關稅。企業為了躲避關稅衝擊,瘋狂拉貨,台經院指出,台灣第1季受惠於AI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以及企業為因應美國加徵關稅而提前備貨,進出口、製造生產與外銷訂單表現亮眼。不過孫明德提醒,對等關稅90天暫緩,更增添不確定性,因為廠商現在拚命生產、採購,形同寅吃卯糧、預支未來。台經院認為,隨著提前拉貨效應減退,下半年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美國川普政府揮出關稅大刀,影響全球,衝擊產業.而在台美談判之際,立委王世堅建議降低保健品關稅,甚至跟南韓一樣到8%、也低於中國的8.5%,有望成為談判籌碼;但產業界也傳出擔憂聲音,表示少了關稅保護,不排除生產線可能移到海外,到時候再把產品賣回台灣,民眾買到手的價格,也不見得多便宜。彩妝名師Kevin說:「這些東西在藥妝店裡面,你們應該都買得到,我真的在用的回購無數次的。」酸痛貼布牙膏,甚至美妝保養品,不少人出國到日本南韓或其他國家,都會安排採購行程買滿大包小包,不只選擇多價格也夠殺,尤其單價較高的保健食品更有感,反觀台灣通路,記者曹維升說:「實際來到藥局,各國保健食品琳瑯滿目,知名品牌綜合維他命,在美國通路平台,單顆3到4元,但飄洋過海在台灣超過9元,價格翻了一倍。」香港也是不少人的囤貨熱區,對比之下,光是這款綜合維他命,台灣通路售價,約貴了244元,而粉劑的關節保健品,在台灣買可能得多付352元,原因就在關稅,攤開數據一目了然,保健品輸入的關稅,台灣從2002年起就課30%,比鄰國日本、中國、南韓,甚至是美國明顯都高,而財政部表示5年內有望降到20%,但立委直言遠遠不夠,立委(民)王世堅說:「應8%對齊韓國、低於中國,台美關係好。」面對川普政府揮出關稅大刀,台美談判之際,立委建議降低保健品關稅,有望成為突破籌碼,因為以2024年進口占比來看,美國是台灣保健品最大進口國,占總值51%,若關稅降幅有感,對台美談判也可能加分,藥局負責人沈采穎說:「降到0之類,市場活絡選擇多。」第一線贊成調降關稅,但還是有隱憂聲音,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說:「保健食品的原料,包裝材料都來自世界各國,進口到美國時也會加上關稅,不見得變便宜。」甚至有人擔心,少了關稅保護,台廠生產訂單就會下降,生產線不排除移到海外,再把產品賣回台灣,民眾也很難有甜甜到手價,立委(民)王世堅:「業者自便。」產官界解析在國際情勢下,調降保健食品關稅勢在必行,但如何取得供需雙贏,進一步創造台美談判利多,都還需要通盤規畫。 原始連結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中美談判各執一詞,不過川普關稅態度相對示軟,加上美國聯準會官員釋出六月降息的鴿派訊號,美股連三漲,周四美股四大指數全數收紅,費半更大漲5.63%。台股周五開漲382.43點報19861.24點,電力全面衝鋒,半導體、AI、安控、記憶體、封測等漲幅居前,電金力挺,大盤一度重回兩萬大關,站穩月線之上,最高達20012.27、上漲533.46點,隨後電子漲幅收斂,傳產翻黑臉,兩萬點站不穩。 台股ADR周四表現,台積電ADR周四連續二日大漲超過4%,收在164.18美元,較台北交易溢價拉大為23.6%;日月光ADR亦收漲1.64%,然聯電ADR收跌1.57%。周五權值王台積電(2330)開漲36元或4.16%至900元,盤中最高達901元,隨後9字頭得而復失。日月光投控(3711)、聯發科(2454)亦上漲約4%,聯電(2303)、鴻海(2317)也漲約2%。 高價股方面,500元以上個股全面走紅,股后力旺(3529)強漲近9%拉風,健策(3653)重回千金,台股千金重現12席,嘉澤(3533)、精測(6510)等漲幅均帶勁。 輝達周四股價收漲3.62%,台系AI概念
自從1978年中國推行改革開放以來,至今已接近47年之久;在這一段間裡,中國「超英趕美」,由原先鐵幕中的一個赤貧國家,堂堂躋身全球次大經濟體,創造了「世界工廠」、紅色供應鏈的經濟奇蹟;中國也因此發展成全世界最龐大的出口國家。然而,「世界工廠」並未就此罷休,在當地政府的補貼之下,並持續不斷地以擴充產能,最後導致嚴重產能過剩。洪水般氾濫中國的製造業界,之所以持續地投入資金來擴充產能,乃因為這樣子,就可以給當地帶來足夠的就業機會(因此,維持社會穩定),並藉此帶動經濟成長。而接下來,當地的廠商就以傾銷國際市場的方式,來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然而,這卻給其他國家帶來問題。例如,根據泰國的研究機構KKP Research的指出,由於來自中國低價商品的不斷湧入當地市場,自從2023年初至去年首季短短1年餘的時間裡,就導致了泰國1700家以上的工廠,因為競爭不過而倒閉。泰國乃日系車商海外的一個生產中心;這個東南亞僅次印尼的第二大經濟體,亦是該區最大的一個汽車市場。然而,來自中國電動汽車(EV)的快速興起,並侵入東南亞市場,就給日系車商帶來極大的衝擊:速霸陸(Subaru Corp.;7270 JP Eq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JMTBA)公布2025年3月訂單數據,顯示整體需求動能改善,特別是來自中國市場的反彈,對自動化產業有正面發展。美系外資認為,亞德客-KY(1590)可視為相對防禦性標的,因其業務重心在中國內需市場,且持續提升市占率;對於上銀(2049)維持中立評等,主要本益比較高,預估2024–2026年營業利益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45%。 根據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數據,2025年3月總訂單月增28%、年增11%,達到1510億日圓,其中,日本國內訂單月增46%,跟去年同期持平,達到490億日圓;中國訂單月增35%,年增42%,達到360億日圓;歐洲、北美仍然疲弱,但仍月增7%及6%。 美系外資指出,中國訂單表現亮眼,符合市場預期,與製造業PMI回升(3月為50.5,2月為50.2)一致。歐洲與北美雖然月增有所回升,但年增仍較疲弱,反映當地製造業PMI仍低於榮枯線(3月美國為49,歐洲為48.6,前月分別為50.3與47.6)。 雖然中國難以完全避開貿易關稅的不確定性,但其對美出口依賴已明顯下降(2024年為14.7%,相比2018年的19.3%),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回顧台股歷年表現,依市值將各股分群,可發現大型股、中小型股之間績效互有領先,去年大型股表現明顯領先,漲幅為45.4%,2023年卻是中型股漲47.3%最突出。法人指出,這也代表採取主動式投資,才能依據市場變化挑選出具成長潛力的標的。 市場法人表示,如以市值角度劃分,今年以來,大型股拉回的幅度較中型股與小型股大一些,不過,時間拉長,過往台股在不同的景氣循環與市場風格變化下,多半呈現大、中、小型股輪動表現的樣貌。回顧台股歷年表現,發現大型股、中小型股之間績效互有領先,2024年大型股明顯領先,平均漲幅為45.4%,中型股僅5%漲幅,小型股9.1%漲幅。時間點再往前回推至2023年,當年中型股漲47.3%最為突出,大型股與小型股漲幅兩成多。此外,2020年大型股漲幅27.8%、中型股漲幅24.1%、小型股漲幅14.1%;到了2021年,大型股漲幅19.4%、中型股漲幅39.7%、小型股漲幅22.4%。 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經理人陳沅易表示,在經濟循環不同階段下,大型股與中小型股對於景氣反應不同,表現也因而呈現出差異。他說,在市場風格轉換、類股輪動的環境下
[NOWnews今日新聞]美中關稅戰持續延燒,但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美中下個角力的焦點將是「波音飛機」,而台廠可望受惠!他25日表示,川普的關稅戰最緊繃的時刻過去了,不過美中雙方仍在僵持,賽局可...
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周內」宣布多國的新關稅措施,加上聯準會官員釋放可能降息訊號,台股25日飆漲500點,一度衝上2萬點大關。電子通路族群不落人後,由陞泰(8072)、安馳(3528)快攻漲停喊衝,大聯大(3702)、文曄(3036)、長華*(8070)、擎亞(8096)、茂綸(6227)等群起而上,推升電通上市櫃類指名列前茅。專家表示,受惠於美中關稅政策變化,具備低庫存優勢的電通廠商展現「將本求利」效應,也成為法人布局焦點。
大陸強化半導體產業自主,積極挖角台灣等鄰近國家人才,但去年傳出大陸長鑫存儲因人為失誤導致數萬片晶圓報廢,從台積電上海廠跳槽而來的廠長因此遭到撤換。港媒最新披露,長鑫存儲近期罕見發布日本子公司徵才公告,是該子公司自2020年成立以來首次發布招聘訊息。
台股今(25)日大盤強勢反彈逾500點,不過生技族群卻傳來利空,曾是「生技股王」的新藥公司浩鼎(4174),因旗下治療三陰性乳癌(TNBC)新藥Adagloxad Simolenin(OBI-822)/OBI-821的三期臨床試驗,經資料及安全監測委員會(DSMB)第二次期中分析後,建議終止試驗,引發市場對浩鼎未來發展憂慮。股價昨日重挫跌停,今日再度跳空跌停至38元,創下掛牌新低,賣壓高掛7,000張,成交量僅千張,呈現量縮價跌態勢。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5日電)台北市電腦公會今天表示,將於5月6日舉辦COMPUTEX 2025首場論壇活動AI NEXT FORUM,除理事長彭双浪、榮譽理事長童子賢,並匯聚英特爾(Intel)、AWS、緯穎、麥肯錫、資策會、研華、華碩、雙鴻、台達等科技領袖,聚焦AI生態系的產業變革與企業轉型契機。
川普祭出關稅戰造成國際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台股重挫讓不少上班族一夕之間陷入投資失血、生活緊縮的雙重壓力,一名31歲從事健身教練的湯姓男子就分享,原本平均月薪約4-5萬元,但因為美中關稅大戰造成台股直直落,不僅自己投資股市已經虧損40萬元,就連賴以維生的健身授課也大受影響,現在連「牛肉都吃不起」。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IC載板暨印刷電路板(PCB)大廠欣興(3037)股價今年以來一路拉回,9日下探70.4元的近4年5個月低,3個月慘摔達54.87%,近日跌深回穩緩步向上,今(25)日開高4.97%後在買盤敲進下放量飆漲8.55%、最高觸及93.9元,早盤維持近7%強勁漲勢。 欣興股價於去年11月中觸及179元波段高點,以此計算,則5個月修正拉回幅度高達6成。三大法人近期大致偏多操作,本周迄今合計買超達2061張,其中外資買超1710張、投信買超425張,自營商則調節賣超75張。 欣興2025年首季合併營收300.89億元,季增2.41%、年增13.96%,創同期次高。營業利益12.66億元,季增達86.47%、年減19.73%,自近23季低反彈。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9.14億元,季增達15.31倍、但年減達62.42%,每股盈餘0.6元,均自近6年半低反彈。 欣興首季毛利率13.38%、營益率4.21%,優於去年第四季、低於去年同期,均自近23季低回升。業外收益1.06億元,較去年第四季顯著轉盈、但年減達94.01%,主因處分損益較前季顯著轉盈、金融資產評價損失減少,但去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