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難銜接 居服員長工時未必有好薪情

銀髮時代來臨2(中央社記者陳怡璇台北20日電)政府希望讓長者在社區終老,但專家指出,同一地區可能有多家長照機構各自為政,每件服務案時與地都不同,讓居服員難銜接,時間、車程等成本常讓居服員陷入是否接案的掙扎。

長期照顧服務法民國107年修法,中央力推老人不要在機構裡、而是在社區裡終老,其中複合型服務中心,也就是所謂的B據點,便是媒合居家服務照顧服務員與案件的重要角色。因政府投入大量資源,使投入長照的業者越來越多。

台灣見安長照協會理事長陳郁琦說,政府希望建立一條從健康、亞健康、失能的長輩都集中起來的社區鏈,但同一個地方有太多B據點,彼此之間又沒有整合、各自為政,使一個地區的案件無法平均分配給該區的居服員。

「這塊餅好像太優渥了。」陳郁琦直言,政府大量開放B據點成立,可能怕沒人願意做,把關力度沒有那麼強,各縣市的主管局處又不太一樣,理想的社區終老一直無法完整執行。

以北市為例,105年居服員人數光要從600多人光是要擴充到所謂「八百壯士計畫」的800人就大不易,而如今已有2000多名居服員,顯見行業有所成長,然而這樣的成長對「社區終老」未必是百利而無一害。

陳郁琦說,居服員的時間就是金錢。但現在居服員面臨到案與案之間銜接不易,常要空等數小時,再加上車程等成本,工時超過8小時是家常便飯,卻未必有理想薪資報酬。

她指出,常有居服員在臉書社團裡發問,如果搭車1小時去服務1小時的案子,同業會不會接,「這種掙扎非常多」。

此外,民眾對居服員的刻板印象也是一個不友善因素。陳郁琦說,居服員本應是一對一的服務被照顧者,但常被家屬當成幫傭,「順便」要求把其它家務也做了。站在居服員的角度是被白凹了一頓,家屬則會覺得「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請了幹嘛」。

陳郁琦指出,政府固然有核訂服務項目的大方向,但實際在審核的是地方局處的照顧管理專員,因此標準、項目會回歸個人判斷,民眾對清潔家裡、照顧長者又普遍覺得應該包辦,居服員有時只能「做好做滿」。

陳郁琦表示,這幾年民眾慢慢對居服員這個行業有更多認識,但還是有許多人覺得是沒讀書、找不到工作的人才會入這行,這種眼光讓居服員沒有成就感,也很打擊以此為志業的新血,只能交給時間慢慢改變民眾觀念。

陳郁琦說,現在長照科系的學生,實習時常常被分配在長照機構的行政職,若接觸不到實務上的服務,將來成為個案管理師或督導,其判斷難免跟現實脫節。若讓學生多到前線,實際去居家或住宿型機構接觸到照顧人的環節,未來就能減少判斷偏差,「100個畢業生裡面,只要有5個人真的去走實務、服務這塊,就算是長照的進步。」(編輯:李亨山)11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