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融合技術突破新進展 能解三黨總統候選人能源政策之結?

台灣完全依賴能源的進口,全球減碳壓力卻日與俱增,能源政策成為此次總統大選的激辯議題,老問題的核能發電再度端上檯面。台灣科技媒體中心5日指出,核能技術持續進步,其中的核融合一直被視為是很有潛力的發電方式,近兩年在技術上取得顯著的新進展,國科會也有支持學術研究計畫從基礎研究著手。

大選結果就在1月13日,新總統將需負起台灣能源使用的永續重責,且距離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也僅剩27年的時間,台灣需要加緊腳步前進。依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多位專家分享的觀點中,當前的核能技術屆時要發展成為商業化的技術,「還有很大的距離!」。國立成功大學太空與電漿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張博宇指出,即便如此,此次突破絕對是綠能推手,核融合發電因此不再只是一個夢想,而是可以實現的一個目標,將吸引更多政府、民間資源的投入,同時吸引更多人才參與核融合的研究,縮短實現核融合發電所需要的時間。

中央研究院院士、MIT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Charles E. and Susan T. Harris經濟學教授羅聞全(Andrew W. Lo)近周返台時也在演講中提及,多次大災難遺留的政治因素,使得各國政府和核能保持距離,更不對核融合進行大量投資,這樣無助於科技的創新及實際應用。近24個月來,國際間出現新的進程,尤其美國對核融合的監管在2023年8月間大幅調降,已為民間資金流入打開大門。

核融合一直被視為是很有潛力的發電方式,但過去在技術上遇到挑戰未能實現,張博宇指出,美國能源局去年12月13日公佈,美國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LLNL)的「國家點火設施」(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 NIF)實驗中,靶材透過接近絕熱壓縮的方式最終達到高壓(大於5千億個大氣壓)、高溫(大於攝氏1.5億度)的條件下,靶材中的氘與氚在極短的時間內(約100皮秒),透過核融合反應來產生能量,這是人類首次透過可控制的核融合反應過程,實現核融合發電的第一步,證明透過核融合做為能量來源並非幻想。

廣告

國立中正大學物理系教授曲宏宇亦指出,雷射點火及磁約束核融合方式都有可能成功,但離商轉發電尚有一段不短的距離,各具有不同實驗困難,許多政府支持大型核融合研究站,大學級的核融合相關研究,私人公司出資以商轉為目的的核融合設施都在往提升約束時間,電漿溫度等做努力。因此今日的核融合技術與20年前的技術已有相當多的推進。

國際上的核能倡議,核融合技術之外,現階段還有呼籲發展小型核能反應爐(SMR)。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指出,台灣目前並沒有小型核能反應爐(SMR)的實體研究與開發計畫,所以也沒有相對應的建制規範與管制法規,但有包括清華大學與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等研究團隊正在蒐集文獻資料,分析在台應用的可行性。

葉宗洸認為,SMR基本上是傳統反應器的縮小版,建置SMR所必須具備的技術並不難,我國目前尚有相關人才可進行此一領域的研究開發工作,但必須從政府端取得充分支持與資源,方可進行。也有數家國內企業已表達高度興趣,如台塑重工與台積電,可惜以目前的進度來看,將無法及時趕上政府規劃的減碳時程。曲宏宇則相信,在20年後,核融合技術肯定會比現在更接近商轉的階段。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ETF豪送配息大紅包!有2檔高逾10% 把00929、0056等5檔逾7%比下去 提醒3點別當冤大頭
領紅包啦!逾1200萬名勞退新制勞工有福 勞動基金3月分紅金額曝光
過好年!元月有14筆補助入帳 「有人領到5萬、有人領近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