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心衰治療指引 死亡率可降2成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昨 (14)日公布 2019年新版的心臟衰竭治療指引,由於被診斷出心臟衰竭 5年內死亡率逼近 50%,新版的指引可讓再住院率下降 24%,死亡率更可降低 20%,全面提升國內心臟衰竭照護品質。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黃瑞仁醫師指出,據統計,每年全台約有逾 7萬名患者因心臟衰竭住院。心臟就像馬達,推動血液到全身再流回心臟,當馬達的馬力不夠,無法順利的推動血液時,就叫做心臟衰竭。
常見症狀包括容易累、喘、腫等,由於症狀與其他疾病相似,故容易被忽略。根據臨床調查,超過五成的患者以為自己喘個幾天就好了,拖到嚴重的喘和水腫到緊急就診後才被診斷出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嚴重性高,常引發高住院率及高死亡率,根據 2017年發表的「心臟衰竭登錄計畫」統計資料顯示,患者的住院次數會愈來愈多,高達 32.3%的患者半年內會再次住院,因為心臟是人體的中樞,一旦心臟無力了自然會拖累其他器官、產生相關併發症,所以病人被診斷出心臟衰竭的 5年內死亡率逼近 50%,比許多癌症更易致命。
黃瑞仁表示,在國家政策之下,心臟學會鼓勵各院心衰竭治療團隊積極參與醫策會的照護品質認證,此次年會時也聚集 13家大型醫院團隊,共同檢視治療團隊品質加以強化,並公布 2019年新版的心臟衰竭治療指引,提升治療照護成效。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心臟衰竭委員會主委王俊傑醫師表示,此次更新心臟衰竭治療指引,期能讓更多心臟科醫師得以清楚現今的治療發展與可採取的治療方式。指引內提供診斷標準與工具、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建議、重要合併症及出院照護治療建議等。
王俊傑舉例,在這次指引中的藥物治療方面,血管張力素受體加腦啡汰 ?抑制劑、離子通到抑制劑等,是近期發現有助於治療的藥物。
根據文獻指出,新版的指引並進行整合性疾病管理計畫,可讓再住院率下降 24%,死亡率更可降低 20%,不僅節省再住院耗費之醫療成本與患者負擔,且可提供患者更好的照護,全面提升台灣心臟衰竭照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