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何以要提升女性董事比例

隨著永續、ESG議題持續發燒,其中甚為關鍵的公司治理(Governance),這幾年也逐漸獲得股東及利害關係人的重視,其中有關董事會女性成員比例的提高,過去在國內由於較少人關注而難以推動,終於在這幾年因搭上國際間企業永續的浪潮而開始受重視。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中心公告的統計資料顯示,從2020年到2022年,台灣上市公司女性董事比例從13.37%提升到14.47%,就趨勢上,確實展現些許成效,但如以上市公司一般設置九席董事為例,女性董事席次近三年僅從1.2席增加到1.3席,其實並不顯著。這也是為何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近年力推公司治理評鑑指標「公司董事會成員是否至少包含一位女性董事?若公司董事每一性別達董事會席次三分之一以上,則總分另加一分」的原因,另依據公司治理評鑑指標所載,訂定此指標用意是「為落實推動我國性別平等政策綱領,提高女性決策參與並健全董事會結構」。另外,由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五項目標觀之,也是為了實現性別平等,賦予婦女權力。

然而,除了實現性別平等這個理由外,增加女性董事席次比例,究竟還有甚麼更深層的意義呢?多數人可能只知道是為了性別平等,甚至有些上市公司會認為是主管機關在找麻煩,不知上市公司尋找女性董事人選的難處,但殊不知,一切源頭,都要從董事會成員多元化說起,亦即,提高女性董事席次比例,是為了達成董事會成員多元化的一環。

為何董事會成員多元化(Board Diversity)如此至關重要呢?若試著把董事會比喻為一個高績效團隊,大家就可以理解,團隊若要能達到高績效,團隊成員的組成就非常重要。

廣告

以國外為例,傳統舊式的董事會給人的印象是由男人、白人與老人(Male、Pale and Stale)組成,但這群人於董事會中所作出的決策,容易陷入所謂的群體迷思。因此,董事會成員如能具有多樣性,包括性別、年齡、國籍、學經歷、專業能力的多元,甚至具有種族、宗教、性取向、亞斯伯格症、殘疾人士等各面向的多元性,於董事會動態運作中,藉由不同思維與認知的多元角度激盪,將有助於降低群體迷思,提升董事會決策品質、效能與績效。這才是國際間在公司治理面向上,不斷推動董事會成員多元化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為何要提升董事會女性董事比例的背後意涵。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竹科銅鑼園區環差案 通過
徐秀蘭:能源政策明確 就能拚出產業需要的電
通路共享 全聯全家電支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