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成功挖角Altman 股價創歷史新高

微軟(MSFT)股價周一收盤創下歷史新高,因為OpenAI開除了Sam Altman,在上周末引起了科技界的震動,從微軟首席執行長Satya Nadella到華爾街的投資者,再到矽谷的風險投資者,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經過整個周末的反反复覆,Altman不再與OpenAI合作。相反,根據Nadella的說法,他和OpenAI的另一位創始人Greg Brockman已加入微軟,領導一支新的高級人工智慧研究團隊。

然而,在周一下午,The Verge報導稱,Altman與微軟的協議尚未正式確定。

RBC Capital Markets董事總經理Rishi Jaluria形容,過去幾天是他在逾十年報導的軟體領域中,最「多事之秋」的時刻。Jaluria將最終結果歸類為「微軟的巨大政變」,因為他仍然認為這家科技巨頭是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領導者。

Jaluria告訴Yahoo Finance Live說:「我認為每個人都擔心的是創新的速度會減緩,微軟在其(股票)倍數上一直享有的一些人工智慧光環會開始消散,客戶因此感到擔憂。我認為,通過引進Sam和Greg,而Sam在人工智慧方面真的是一位終極遠見者,這對微軟來說確實是最好的情況。」

微軟股票周一收盤價為377.44美元,漲幅超過2%,而在上周五宣布Altman離開OpenAI後,微軟股價一度下跌。與此同時,Alphabet(GOOGL)股票在周一的交易中上漲約0.7%。

對於投資者來說,他們仍然擔心OpenAI的不確定性會在短期內影響微軟的業務。Nadella在公司最近的財報會議中提到,OpenAI正在使用微軟的Azure雲服務。

廣告

Evercore ISI分析師Kirk Materne指出,隨著Altman的加入,微軟面臨的任何基本風險在很大程度上都「得到了控制」。

Materne說:「從長遠來看,聘請Altman和他的團隊可能會成為比之前狀況更好的結果。顯然,如果OpenAI的增長出現實質性減緩,Azure仍然會面臨一些風險,但我們認為對於微軟來說,長期圍繞在GenAI的機會勝過與OpenAI擾亂相關的任何短期風險。」

Oppenheimer分析師Timothy Horan和Edward Yang在周一的研究報告中寫道,這對微軟來說是一個「雙贏」。

在他給客戶的筆記中,Wedbush分析師Dan Ives提到Altman本來可能會加入另一家競爭對手,他寫道:「相反,他現在安全地在微軟總部領導該公司的關鍵人工智慧的工作,我們預計許多重要的科學家和開發人員將離開OpenAI並直接轉向微軟。」

 Sam Altman, CEO of OpenAI, attends 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CEO Summit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 November 16, 2023. REUTERS/Carlos Barria
Sam Altman, former CEO of OpenAI, attends 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CEO Summit in San Francisco, Nov. 16, 2023. (Carlos Barria/REUTERS) (Carlos Barria / reuters)

微軟在今年一月投資了OpenAI 100億美元根據Nadella的推文,微軟仍計劃繼續與ChatGPT背後的顛覆性技術合作。

但OpenAI仍然感受到了餘震。在周一早些時候,超過500名OpenAI員工簽署了一封信,敦促董事會辭職,否則這些員工將自行離職。

這群員工在信中寫道:「我們,以下簽署者,可能會選擇從OpenAI辭職,並加入由Sam Altman和Greg Brockman領導的微軟子公司。微軟已經向我們保證,如果我們選擇加入,OpenAI 的所有員工都可以在這家新的子公司任職。除非所有現任董事辭職,否則我們將立即採取這一步。」

這封信就是一個例子,說明一些街談巷議的人認為微軟剛剛通過加入 Altman 和 Brockman 獲得了對抗競爭對手的戰略優勢。

「招聘合格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數據科學家、工程師和人才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困難。」Jaluria說道,「微軟現在是生成式人工智慧工程師的首選,而OpenAI曾是這樣的。我認為這或許還會加大微軟與其他試圖競爭的公司之間的差距。」

Macquarie的分析師Fred Havemeyer在周一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微軟的這支新團隊將能夠「一鳴驚人」。

「我們認為,微軟既保留了自己的人工智慧產品路線圖,又組建了強大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新創公司,可以和Google的DeepMind進行競爭。」Havemeyer表示。

(本文譯自Yahoo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