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步下市!恆大停牌17個月後於香港恢復交易,市值蒸發近 23 億美金

中國恆大集團於今(28 日)在香港恢復交易,也是停牌 17 個月後的首次交易。開盤股價即暴跌 87%,市值蒸發近 23 億美元。

<a href="https://www.google.com/finance/quote/3333:HKG?sa=X&ved=2ahUKEwj4tNmciP-AAxXddfUHHR7UCpEQ3ecFegQIDhAf"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 data-ylk="slk:Google 財經;elm:context_link;itc:0;sec:content-canvas" class="link ">Google 財經</a>

在恢復交易前,恆大表示已充分履行香港交易所公布的所有相關指引,其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包括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恆大物業服務集團也都在近 16 個月的停牌後,於過去一個月內陸續恢復交易。

恆大集團系列公司陸續恢復交易的意義:若停牌達 18 個月,將面臨下市

這三家公司的恢復交易對恆大集團有著重大意義,因為恆大提出的離岸債務重組計劃包括將集團的部分債務轉換成與這三間公司相關的股權連結商品。如果停牌達到 18 個月,這些公司都將面臨下市的結局。

恆大是全球負債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也是引爆中國房地產危機的開始。從 2021 年底之後,恆大已經發生一系列債務違約。下個月香港和開曼群島的法院將裁定恆大一份近 320 億美金的離岸債務重組計劃是否通過。

恆大今日開盤即暴跌近 90%,最低價來到 0.22 港幣,之後股價略為回升,收盤價為 0.35,市值從上次交易時的 218 億港元(27.8億美金)縮水至 44.2 億港元(5.63 億美金,以收盤價計算),相較於其 2017 年市值曾達到近 4200 億港元的歷史高點已不可同日而語。

<a href="https://www.google.com/finance/quote/3333:HKG?sa=X&ved=2ahUKEwj4tNmciP-AAxXddfUHHR7UCpEQ3ecFegQIDhAf&window=5Y"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 data-ylk="slk:Google 財經;elm:context_link;itc:0;sec:content-canvas" class="link ">Google 財經</a>

新加坡大華銀行的香港主管 Steven Leung 表示:

無論是從營運還是股價來看,恆大集團未來都將持續陷入困境。恆大將很難倚靠出售手中建案獲得收入償還債務,因為消費者寧願選擇國有地產開發商,並且恆大也無法從中國實行的財政刺激政策中獲利。

廣告

恆大日前報告上半年收入增加、虧損金額縮小,據此才被允准恢復交易。在 2023 上半年,恆大負債略微下降 2% 至 2.39 兆人民幣(3281.4 億美元),但其中不包括 6,040 億人民幣的負債合約;其總資產也下降 5.4% 至 1.74 兆人民幣,資產規模依然小於負債達 6,500 億人民幣之多。

在上個月一份延遲揭露的財報中,恆大公布 2021 年及 2022 年的虧損高達 810 億人民幣,相較 2020 年獲利 81 億可說是天壤之別。但與恆大先前公布的兩份年度財報相同的是,審計師 Prism Hong Kong and Shanghai 對此份財報並沒有作出任何結論,並且指出此財報關於企業是否持續營運及未來現金流等部分均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香港和開曼群島的法院將在 9 月初審核恆大一項涉及債券、抵押品及附買回契約等商品的離岸債務重組計劃,金額高達 317 億美金。恆大表示,公司能否持續營運均取決於離岸債務重組計劃能否成功實施,以及是否能與債權人就債務延期付款的問題達成共識。

核稿編輯:湯皓茹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恆大集團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中國房地產市場風暴不斷
7月份經濟數據不佳+碧桂園風暴襲來!離岸人民幣再破7.28關卡
碧桂園財務風暴:11檔境內公司債今起暫停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