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緩和戰爭引發的物價海嘯

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引爆全球重要民生物資價格大漲的海嘯,正要衝擊台灣。俄羅斯是全球前三大石油生產國,俄羅斯與烏克蘭是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兩國合占全球小麥出口額的25%,除了石油與小麥,俄烏兩國與夾在中間的白俄羅斯都是大宗物資出口大國,從玉米、大麥、銅、鋁、鋅等物資全數受到戰爭的衝擊而供需大亂,混亂局勢必延伸到第二季,在此之前,民生物資價格劇烈震盪,將對經濟正常運行帶來難以控制的衝擊,沒有任何國家得以倖免,政府必須儘速提出緩和方案,減緩物價海嘯的衝擊。

國際原油(包括西德州與北海布蘭特)周一衝破每桶130美元,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小麥價格一周暴漲34%,所有農產品與基本金屬價格都因為戰爭與制裁而全面大漲。我們必須思考,一旦台灣的加油站掛出每公升40元的牌價,或者全國老百姓每天都要購買的麵包價格大漲,加上電視媒體每小時不停報導的加乘效果,整體社會可能會被恐慌情緒籠罩,這無疑是政府未來幾周最大的挑戰。

我們先提出結論,民生物資漲價的海嘯是數十年來僅見的衝擊,行政院必須儘速召集各相關部會,全面盤點現有的政策工具,並且加上特別的手段,目前針對通貨膨脹的議題,各方多所建議,包括加強與農、漁會之合作充分供應市場產品、活絡物流通路減少中間剝削、查緝不肖業者惡性哄抬物價等,展現打擊物價飆漲決心;此外,則是從去年超收的4,000多億稅收中,提撥足夠的金額平穩物價,減緩物價瞬間上漲的衝擊等,都是政府必須儘速面對、提出解方、平撫民心的重要工作。

政府的平穩政策必須同時確保三個重點目標:第一,所有民生物資必須充分供應,確保未來幾個月進口數量能夠充分滿足正常需求;第二,啟動有效的補貼政策,緩和進口價格突然上漲對終端消費物價的衝擊。前者需要與所有進口業者密切合作,確保來源供應穩定無虞,後者則應該積極啟動財政補貼,去年稅收超收,原本規劃要償還銀行貸款,不過在利率仍然接近於零的此時,超收的稅收儘速用在平穩物價應屬當務之急,對於全體社會安定的效應必然遠遠超過償還政府借款,優先性不必多言。第三則是要嚴格查緝不肖業者哄抬物價的行為,絕對不許業者「發戰爭財」。

廣告

如同各界早已熱烈討論,這次烏克蘭戰爭的爆發,不只是單純的軍事衝突,普丁在發動戰爭之前,早已算定石油與天然氣價格的大漲,作為施壓歐洲國家的重大籌碼,美國與歐盟國家在發動制裁之前,針對歐洲天然氣的供需做了詳細的推演,即使遠在千里之外的台灣與日本,也同步參加了全球天然氣供應調整的特別方案,因此戰爭爆發之後,天然氣價格雖然還是上漲,卻距離去年11月之後的數次高峰價格還有一段距離,證明了各國政府聯手的因應政策的確能產生一定的緩和效果。

但是石油供應短缺的衝擊則較天然氣更為全面,俄羅斯每天生產1,100萬桶原油,是與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平起平坐的三大產油國,俄羅斯每天出口500萬桶原油,加上約200萬桶煉油石化產品,除了輸往歐洲的幾條油管沒有受到制裁影響照常運作之外,其他仰賴海運出口的將近300萬桶原油,立刻成為全球供需失衡的破口。

這些海運出口的俄羅斯原油,不只因為受到金融制裁、無法取得貨款而無法交易,連載運原油的油輪都自主採取禁運措施,加上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ARAMCO過去兩年獲利大降,此次拒絕增產藉以拉高油價賺取獲利,即使各國聯手釋放原油戰略儲備,也無法抑制油價上漲。目前各國期盼日產300萬桶的伊朗原油能夠澆熄漲勢,不過伊朗原油就算能夠解除禁運重新出口,也要到5、6月之後,高漲的油價恐怕要維持一兩個月才有消退的機會,而這還是各種推演當中最樂觀的情境。

值得我們提高警覺的是,目前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政府,都還無力討論油價與大宗物資暴漲對於經濟與金融市場潛在的殺傷力,不過,歷史上原油價格漲破每桶100美元,隔年都發生重大的經濟衰退事件,例如2008年的金融海嘯、以及2012年的歐債危機,前一年油價都曾漲破每桶100美元。

油價與民生物資大漲,必然造成各國國民可支配所得重大的位移,產生強大的消費排擠效應,並帶來全球需求結構性變動,對於台灣各行業上市公司的負面衝擊,國發會、經濟部與中央銀行恐怕必須趕緊做出模擬,預做因應方案。與前兩次油價突破100美元不同之處,是全球利率仍然處於低檔,美國聯準會正要啟動升息循環,政策上仍然有減緩升息速度的空間,但是全球通貨膨脹的巨獸是否會因為油價與大宗物資全面上漲而失控,那就是目前無人可以回答的巨災議題了。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光業績報喜 歐美股油價齊反彈
台灣本田首款國產油電車 逆勢降價
台驊:明年H1海運賣方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