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探討新青安貸款「兩面刃」的風險

各部會忙著亡羊補牢,反映出新青安政策推出過於草率。圖/本報資料照片
各部會忙著亡羊補牢,反映出新青安政策推出過於草率。圖/本報資料照片

房市、股市穩健上漲,是國家經濟繁榮的正面訊號,也有利於產業發展與國民財富積累,但是,去年在總統大選期間,各政黨為了爭搶年輕人的選票,紛紛開出鼓勵年輕人買房的優惠政策,侯友宜、趙少康陣營喊出「五五五方案」,給予年輕首購族最高1,500萬元、甚至得以免頭期款購房的優惠方案;而執政黨則用內政部的住房基金、加上財政部對八大官股行庫的行政指導,直接加碼推出「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簡稱新青安方案)。

執政黨的新青安方案在選戰熱烈起跑的2023年8月1日生效,瞬間刺激了房價上漲熱潮,同時產生投機炒房、人頭貸款、父母以子女名義貸款、以及投資客貸款購房轉租牟利等問題。選舉期間誓言要「幫助青年購房」的執政黨,在賴清德就任總統後又回到「打炒房」的主軸,政府的房地產政策左手打右手,也擾亂了市場運作機制。

房價上漲固然活絡了建築與房地產買賣產業,卻也讓新青安補貼弄巧反拙,成為炒房的幫凶。也因此,新任內政部長劉世芳明言不會加碼新青安補貼;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第二季理監事會後宣布新一波對房地產市場的選擇性信用管制;金管會宣示以「場外監理、金融檢查」來強化銀行授信管理;而事主財政部則下令公股銀行重新檢視已撥貸的新青安貸款,清查人頭戶,啟動「防範投資客炒房及人頭戶申貸機制」,並且防堵新青安貸款戶轉賣再申貸等政策漏洞。

各部會忙著亡羊補牢,正反映出新青安推出過於草率,除了優惠政策成為投機者利用的工具之外,由於房地產占多數家戶超過6成的財產比重,而且購房者通常會背負30年、甚至在新青安貸款中延長至40年的還款期,政府對購屋貸款慷慨的補貼,必然存在「兩面刃」的風險。

廣告

例如,這次新青安刺激了全國房價上漲,「受惠戶」是申請新青安購房專案的57,980戶(至5月底),但是,「未受惠」的30至45歲的青年族群人口則有近300萬人,上百萬青年族群積累多年的購房準備金更加不足。即使近六萬名「受惠」的新青安戶都沒有人頭戶等鑽漏洞的行為,即使這些新青安戶「未來40年全數財務健全」,都能穩定繳交高額房貸月付額,政府的政策也只幫了少數受惠戶,卻讓數以百萬計未受惠戶的安居夢想更加遙遠、甚至破碎。

政府購房補貼政策存在「兩面刃」的風險,必須謹慎使用,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7月4日即將舉行國會大選的英國,就示範了一個值得引以為鑑的失敗案例。英國保守黨執政14年,從2013年到2022年推動「政府幫你買」(Help-to-Buy)政策,該政策與新青安類似,政府提供房價20%的購房金(稱為Equity Loan),加上75%的銀行貸款,購房者只要5%的自備款,政府購房金1.75%利息極低,不用還本金,第六年才開始繳利息。

「政府幫你買」表面上協助33萬個家庭圓了購房夢,耗用約新台幣1.16兆元的財政補貼,卻也助漲了英國房價,十年前中等收入家庭的財務,可以支撐約新台幣800萬元的住宅,現在中等收入的家庭只能買到市場最低價10%的房屋,多數勞工家庭反而成了「政府幫你買」的受害者。更糟的是,英國2022年爆發電費與瓦斯費價格暴漲的風暴,中產階級原本背負沉重的房貸或高昂的房租、再加上利率上漲、電費瓦斯費激增,無力負擔住房支出的家庭暴增,甚至淪為無家可歸族,導致英國竟然成為OECD統計流浪漢比例最高的先進國家。

「政府幫你買」政策實施十年,英國上議院與執政黨的檢討報告,總結都是弊大於利,在2022年10月底停止受理新申請案,並於2023年3月底正式終止了這個方案,當年卡麥隆政府出於協助勞工購屋的政策美意,最終竟然變成政治上的毒藥,間接害了數以萬計的英國家庭破產且無家可歸。而根據最新民調,保守黨幾已確定在本周大選後喪失執政大權。

英國雖然與台灣不同,但政策失敗引發「房價增速高於勞工薪資增漲」,導致勞工集體財務惡化,仍值得我們警惕。我們期望行政院長卓榮泰真誠檢討新青安方案的利弊得失,更期望不論哪一個政黨執政,都要避免選舉政策買票的誘惑、都要避免濫用官股行庫等行政資源、更要避免過度樂觀甚至草率的評估、必須考慮到國家總體經濟與家戶財務穩健,反覆確認能否承受長達數十年經濟震盪的挑戰,避免良藥變成毒藥的兩面刃風險。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復甦太強 反衝擊全球經濟
工商社論》論海外就業劇減二十多萬人的迷思
遠傳成立5G元宇宙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