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台灣觀光產業的瓶頸

今年前八個月,國人出國旅遊734萬人、來台則只有384萬人次。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前八個月,國人出國旅遊734萬人、來台則只有384萬人次。圖/本報資料照片

為期四天的2023年台北國際觀光旅展在11月6日風光閉幕,受惠於今年國人出國旅遊大爆炸,以吸引國人出遊為目標的國際觀光旅展爆出史上最狂熱的紀錄,超過100個國家、1,300多個攤位擠爆會場,各國觀光局與配合的觀光旅遊業者推出各種優惠方案與抽獎優惠,從展場熱烈交易的成績來看,明年國人出國觀光還有榮景可期。

「觀光赤字」原本就是台灣的傳統,2018年曾經創下超過1,664萬人次出國旅遊的歷史紀錄,比當年1,106萬人次的來台觀光人數多了50%、558萬人次。去年新冠疫情解封後,台灣面臨全新的挑戰,國人出國旅遊爆炸性增長,但是來台觀光人數卻裹足不前,今年前八個月,國人出國旅遊734萬人、來台則只有384萬人次,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在國際觀光旅展開幕時,堅信政府訂定全年600萬人次的來台灣觀光人數目標可以達成,不過,我們估計全年出國旅遊人數可能超過1,100萬人次,「觀光逆差」按人數計算還會超過500萬人次,按比例計算則擴大至80%以上。

交通部觀光局今年升格為觀光署,員額大增百人,預算則調升超過十億元,因此觀光署設定來台觀光客倍增的目標,2024年要將來台觀光人數拉回到2019年的歷史高峰1,200萬人,KPI倍增。為此,不只在韓國釜山、印尼雅加達、法國巴黎增設觀光署駐點單位,更擬定了積極的行銷計畫,找當地明星代言、社群媒體KOL拍片,祭出金額高達25億元的抽獎獎金給自由行旅客,用稅金補貼來衝刺來台觀光人數倍增的目標。

廣告

不過,誠如本報之前在《正視國民旅遊昂貴症候群》社論中剖析,來台觀光客人數大幅滑落的主因,是國內觀光資源遭遇重大瓶頸的結構性問題,主要的病灶有中國觀光團全面崩盤、日本遊客對台灣熱情突然冷卻、國內旅館與餐飲過度漲價,連國民旅遊都全面下跌,遑論吸引國際觀光客。台灣島內旅遊昂貴症候群,不能都怪匯率、不能怪罪飯店與餐廳老闆,而是整體結構面的問題,甫升格的觀光署當然應該用盡全力強化海外行銷,但是國內結構性的問題如果沒有解決,丟出去的預算也只是燒鈔票取暖,成效短暫且無法延續。

來台觀光人數疲弱不振的最大病灶,當然就是緊張的兩岸關係,2023年中國來台觀光人數崩盤,今年中國開放觀光團出國旅遊的目標國已經超過180國,但是台灣至今不在其中,今年年中觀光局啟動開放大陸團客的規劃,舉辦多場說明會與安全講習課程,但是陸委會重重限制,一度宣布初期限每日兩千名團客,「視陸方回應再確定實施日期」再做定奪,如今已經確定今年將要掛零收盤,改稱可能總統選後、甚至是520新總統就職後再開放,其實就是維持不開放大陸團客的現狀。

大陸旅遊團客無法開放並不能歸咎於對岸政府的限縮,今年夏天中國多省官員原本組團來台參加旅展,成員來自九個省份、人數達到75人,卻被陸委會、移民署以「必要性、急迫性、不可替代性存有疑慮」為由,拒發官員入台許可證,而陸委會與移民署發給134位旅遊業者的核准,最終也只有65位報名參展。相對的在中國舉行的旅遊展,台灣也主動降低參展層級,過往都由觀光局長層級率隊,今年竟然大幅降階至業務組組長,台灣政府在沒有政治疑慮的旅展交流都大幅限縮,大陸政府順勢關閉來台觀光團也就順理成章了。

至於日本旅客來台人數暴跌超過6成,固然是受到日圓匯率貶值的影響,但是同樣積極拉攏日本遊客的韓國、越南、馬來西亞、甚至菲律賓,日本觀光客的跌幅都沒有台灣大,原因其實就是台灣國民旅遊昂貴症候群,台灣旅費比東南亞高、旅遊服務品質又輸給韓國與新加坡,淪為兩頭夾殺的重災戶。

今年預估僅600萬來台觀光客的成績,是台灣發展觀光產業出現重大瓶頸的警訊,民進黨政府反中、恐中情緒無限上綱,連團進團出的旅遊團都拒絕交流,中國團客留下的大洞如果沒有具體的彌補計畫,明年的1,200萬人倍增目標恐怕只會白白浪費納稅人的銀子。

此外,今年新台幣貶值其實非常有利於觀光客來台,明年如果美元回貶、新台幣升值,觀光署的拉客計畫又會遭遇逆流,而不斷補貼旅館與旅行業者,只會扭曲正常的產業結構,無助於提升旅遊服務的CP值。政府必須跳出觀光署的層級,全面思考台灣旅遊產業出現高旅費、低品質、同質性高的結構性問題,光靠夜市小吃吸引觀光客的年代已經過去,只有從結構面來改善,台灣的觀光旅遊才會重新找到新的增長點。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缺料 全球伺服器市場下修7%
泓德能源衝刺綠電 明年看旺
明年Q4龍潭廠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