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去中化難逆?去全球化未必!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16日與《晶片戰爭》作者米勒對談,重申全球化已死,自由貿易也在瀕死邊緣。在沒有戰爭發生的情況下,他也認同米勒所稱未來五年、十年「很明顯,(半導體)供應鏈會有兩極分化現象。」張忠謀雖首度對美國阻止中國半導體發展的政策表示理解,但也再度質疑把台灣半導體產能搬到美國的作法,因為此舉「成本一定會拉高,我以前估計,美國成本比台灣高出50%,現在覺得低估了!」

中國大陸方面則認為美國對全球半導體的供應有重大貢獻,但也是最大受益者,而且美國主要的大廠在大陸營收都占總收入2成以上。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收入更有48%來自中國,供應鏈去中化,造成供應鏈破碎,美國企業也會受衝擊。

不論是張忠謀或是中國產業界人士的觀察,都是從自身產業的角度來分析,有感於地緣政治、美國技術管制的衝擊,而發出全球化式微的看法。不過,更深入的思考,去全球化和去中化不可混為一談,因為去中化涉及美中貿易、科技戰,可能會長達十年以上。但現階段的去全球化係受短期新冠肺炎、俄烏戰爭的影響,未來可能因生產效率、資源配置等問題,而逐步回復原來的面貌。

由於美中科技戰、俄烏戰爭、新冠肺炎,加上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平均,開始有反全球化、去全球化的呼聲,可謂全球化的逆流。因為在半導體的先進製程,AI、5G、飛彈、高級軍工武器都需要5奈米或以下的相關製程,尤其在中芯半導體聲稱它們可以生產7奈米的晶片,使美國大為震驚,因為一旦有了7奈米,再向下往5奈米、3奈米邁進的可能性大增,對亟需5奈米以下晶片的高階飛彈、軍工武器將有重大的鼓舞作用,美國欲延緩中國的科技競爭力,在軍事、武器持續領先的挑戰也將加大。因此,美國對中國大陸的管制開始由點到線到面,亦即從早期的華為、海康威視等單一廠商出口管制,擴大至16奈米以下的技術、設備出口到中國需要申請許可證,並將美國持有綠卡到中國就業的人士都納入管制。在大國博弈、科技競爭、軍事競爭的同時,短期內去全球化摻雜去中化的趨勢不易改變。

廣告

再者,由於新冠肺炎造成缺櫃、塞港、斷鏈,因此區域化生產、接近目標市場的短鏈開始形成,例如資訊、通訊產業中,在品牌大廠的主導下,欲出口到印度就必須在印度設廠;欲出口到美國就必須到墨西哥等拉丁美洲設廠;而賣到西歐的產品,可能就必須要在東、中歐設廠生產。

另一方面,由於新冠肺炎的肆虐,造成缺口罩、酒精、防護衣、疫苗、快篩試劑等,因此生醫產品在地化也蔚為趨勢。

此外,中國大陸過去三年的「動態清零」管制政策,也影響了外資對中國大陸的觀感,China+1的呼聲四起,就是除了中國之外,必須建構另一替代生產基地。

在上述的趨勢下,去全球化、反全球化的壓力也相當沉重。尤其是美中科技戰、地緣政治對高階IC製程的衝擊,以及若干關鍵原物料、先進電池等,在美中大國博弈下,未來十年恐不容易化解,降低中國大陸生產的比重應該是大廠的共識,因此,前往東協國家、印度投資的比重也開始大幅增加。

不過,若干以中國為主要市場,或是運輸成本較高的產業,可能還是以大陸為主要的生產據點。另外一些在地化的生醫產品或資通訊產品的區域化發展,可能面臨生產因素、供應鏈的制約而引發效率不足、成本提高的問題,也可能部分回復全球化的生產。因此,去全球化的程度應該視產業或市場是否在中國大陸而定,不能一概而論。當然,區域化也是全球化的一個縮影而已。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當過度強調區域化、在地化,降低國際分工效率、降低生產力,導致生產成本、售價大幅攀升,損及消費者的福利時,或許全球化又會逐步恢復原來的版圖。

而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經濟而言,半導體產業、先進材料、關鍵的電子資訊產品,尤其是半導體的高階製程及其供應鏈,未來十年極可能如米勒所言,將呈現一個世界、兩套系統的趨勢。在短期無法改變的情況下,視主要客戶區分紅色、非紅色供應鏈已勢在必行,因此,採行離開大陸「ABC;Anywhere but China」的策略是必要的。至於其他產業,掌握趨勢、分散布局,逐步降低在中國大陸的投資生產比重,透過China+1,增加中國以外的生產基地,才是因應地緣政治的最好策略。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工商社論》論海外就業劇減二十多萬人的迷思
美經濟重啟 Nike財報超預期
台泥認購飛宏私募 攻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