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世局多變,維持雙率與金融穩定要步步為營

金融市場是觀測台灣股市選後大局的最佳指標,元月15日是總統大選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台灣股市上漲33.99點、以17,546.82點收盤;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則持續過去兩周來的貶值走勢,貶值8.6分,以31.215元收盤,基本上與亞洲主要貨幣如日圓、韓元同升同貶。此外,亞洲股市也繼續元旦之後的格局,日本股市續創34年新高,韓國與台灣跟漲,上海、深圳、香港則相對持穩。

如果沒有重大突發意外,作為企業與投資人總體信心指標的金融市場,對於此次的總統與立委選舉的結果,顯然抱持「中性偏多」的態度。「偏多」來自不確定性消失後的避險空頭回補買盤;「中性」則是因為選舉結果沒有明顯的勝負,台灣政局進入延長賽,將來三個政黨進入巷戰型態的逐案政治協商,行政院與立法院都仰賴政治結盟來推動重大政策。

金融市場面對選後新局,最高的期望當然是在穩定中求發展。第一個工作,我們面對全球通貨膨脹、美元利率、日圓匯率等重大影響因子,政府政策與民間財務調度必須趨吉避凶,進而創造超額收益,延續台灣經濟發展的動能。

今年是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轉向年,除了美國聯準會降息的速度與幅度,對台灣衝擊更大的將是日本銀行(日本央行)「利率正常化」的進程。日銀在去年下半年兩度放寬對日圓國債殖利率1%上限的操作指引,為利率正常化排除了市場操作的天花板;接著最堅持零利率政策的自民黨安倍派決策高層,又在12月爆發政治獻金風暴而集體辭職,意外排除了阻礙利率正常化的政治絆腳石。在日本財政年度於3月底結算之後,只要通膨維持在2%的目標,或是薪資增長高於通貨膨脹(實質薪資所得增長),日銀可能加速推動利率正常化,必然對台灣的利率、匯率與股市帶來極為顯著的連鎖效應。

廣告

不過,由於現任央行總裁楊金龍的第二個五年任期自2023年2月26日起,將持續至2028年2月25日止,代表央行的利率政策與匯率操作將會持續既定路線,這在總統大選後的變局中,當然有助於穩定金融,央行政策的可預測性,也有利於企業在政治交接期內的策略發展與財務規劃。

其次,直至去年12月26日為止,躺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的待審(處理)議案數高達1,387案,扣除COVID、強化國防、前瞻基礎建設等特別預算相關與人民請願案之後,中央銀行主管有四案、金管會主管有51案、財政部主管有194案。立法院新會期將在元月底開議,一直到520新總統就職、新任行政院長與部會首長就任的空窗期,財政部、金管會與央行應及早選定較無政治爭議的法案,優先在立法院推動,用大量的小勝來避免政治空窗期的空轉。更要在三黨不過半的分裂國會中找到贏的策略,避免法案淪為政治要脅的肉票,穩健完成關鍵的金融法案。

第三個重要工作是具有國安層級高度的金融穩定,其實政府高層與企業領袖都非常清楚,不論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如何,在全球地緣政治衝突步步升高的趨勢下,金融戰早已是地緣政治衝突的重心,綜合運用市場謠言、使用網路工具攻擊銀行系統、造成股市與匯市的劇烈動盪、藉由打擊金融市場來達成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早已是各國戰爭攻防不可或缺、而且優先於實體部隊戰鬥的第一戰場。

早在2013年4月歐巴馬還在美國總統任內時,敘利亞網軍就曾經在網路上製造白宮發生爆炸,歐巴馬受傷送醫的假訊息,並且立刻造成股票市場重挫。雖然白宮反應快速,在第一時間澄清,但是光憑一則謠言就可造成市場劇烈震盪的攻擊,說明了金融市場的脆弱性,以及成為敵人攻擊第一目標的高度風險。

在2022年2月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爆發前夕,俄羅斯在調動部隊尚未開戰之前,就先多次攻擊烏克蘭的銀行體系,製造社會混亂,在攻擊前夕則發動網軍癱瘓烏克蘭銀行的網路,製造ATM無法提款的恐慌,同時對歐洲進行全面網路攻擊。

面對毀滅性的突發金融攻擊,台灣的政府主管機關與全體業界,應該建立全面防禦的預警系統,依據可能攻擊的模式與戰術,找出台灣金融體系的弱點,設想各種可能攻擊的情境,不斷進行演練。早期預警系統的發現,必須定期或是即時對總統、國安會以及相關部會報告。

總統大選已經落幕,但是金融攻擊沒有落幕之日,而且可能來自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新政府以及分裂的國會,必須建立「金融穩定是國家的最大公約數」的共識,及早建立全面的金融穩定預警系統,確保台灣金融穩定。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鋼明年元月、Q1內銷開平低盤
兆豐銀籌組志強-KY 2.5億美元聯貸
台股回跌 兩大內資百億護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