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台派,台灣最後的良心

「義務論」和「效益主義」的爭戰

2020大選即將到來,對於台派是否要力挺蔡英文和民進黨,內部有兩派聲音。一是主張公平正義的價值、民主精神的理念不容妥協,因此不能含淚投票蔡英文和民進黨。另一派則主張台灣外有強敵,內部又有親共勢力,所以在內憂外患中,應該要含淚續挺蔡英文和民進黨。這兩派意見有各自的論述和主張,其實從道德哲學的角度來看,恰巧反映了康德的「義務論」和邊沁的「效益主義」截然不同的觀點,這是一場從啟蒙時代持續兩百年、至今未休的爭論戰火。

康德主張「義務論」(deontology),認為我們做任何道德判斷,應該要遵從自身內在的道德法則,不應該被可能結果影響內在的道德判斷。康德於其墓誌銘寫下:「瞻仰天上閃耀的星辰,俯撫心中的道德法則,對這兩件事愈是靜思深省,愈會添增心中的驚嘆與敬畏。」相反的,邊沁主張「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他認為道德判斷的唯一標準是結果,結果應要能夠增進眾人之幸福,結果凌駕於一切道德規則。孰是孰非?哲學界至今亦無定論。

但是,這兩者是必然的衝突嗎?筆者倒認為這也不一定,如果能夠對現況做更深一層的分析,或許能兼顧康德強調的內心道德法則;同時在結果方面,如邊沁所期望,增進眾人之幸福。

效益主義的思考模式

筆者將先從「效益主義」的觀點出發,做成結論後,再與「義務論」觀點做比較。效益主義者一般被認為是比較「務實」的,而義務論者則被認為陳義頗高。「務實」翻成英文是pragmatic,Cambrige Dictionary的定義是: “solving problems in a sensible way that suits the conditions that really exist now, rather than obeying fixed theories, ideas, or rules.” 也就是說,「務實」是根據實際情況明智地解決問題,而非遵從固定的理論、想法和規則。因此,針對本文探討的議題,如果要從「效益主義」的觀點出發,首先應該要審視的是台灣現況。

沒錯,台灣現況是強敵壓境,內憂外患,許多人擔心韓國瑜上台台灣會亡國。不過筆者認為,如果今天蔡英文和韓國瑜的民調數字在伯仲之間,此時來談「亡國感」,或許還存在一些討論的必要性。但是,就目前選戰局勢觀之,蔡英文民調已持續、穩定、大幅度領先韓國瑜,加上呂秀蓮連署未過,賴清德也重出江湖輔選民進黨,因此除非有極為重大的「黑天鵝事件」,明年初的總統選舉結果已然敲定。擔心亡國的人,看這局勢應該可以安心了,無須焦慮糾結於「亡國感」,不是嗎?

回到效益主義的思考模式,在考慮現實狀況之後,效益主義者會進一步思考哪個選擇會帶給眾人最大的幸福。根據上述之現狀分析,大勢可說已經底定,因此台派菁英其實沒有必要遵循民進黨的論述,以「亡國感」來綁架自己一定要票投蔡英文和民進黨。相反的,應該跳出民進黨的論述,從更大的格局去思考挺與不挺的可能結果。換言之,以這個議題來說,究竟是含淚投票能帶給台灣眾人最大的幸福?還是繼續堅持道德原則,對台灣的幫助比較大?這是台派應該靜下心來沉思的重要問題。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筆者想先分享對台派定位的看法。

台灣最後的良心

今年民進黨的總統初選,不僅暴露了民進黨質變問題,也讓筆者看到台灣社會整體民主素養不足。民主的基礎在於程序正義,而年輕世代為了挺偶像不只刻意忽略程序正義,甚至力挺偶像去踐踏程序正義。在這「舉世皆濁、眾人皆醉」的險惡世道,是台派堅持了公平正義和民主價值的理念,讓這個社會有不一樣的聲音。因此,對筆者來說,台派可謂是台灣最後的良心。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在初選時,雖然台派努力堅持價值,想要守護民主。但是因為社會亦有甚大的聲浪,不問是非,只問偶像,所以民進黨得以肆無忌憚地踐踏程序正義,讓初選成了一場不公不義的代表作。爾後更沒收公投,更令人大嘆,創黨黨魂焉在?更有人說,民進黨已經國民黨化,成了新國民黨。試問,初選期間,即便有台派的反對,民進黨都已然為所欲為。如果這次2020大選,連台派,台灣最後的良心,都倒向了民進黨,讓民進黨以極高票當選,大選後的民進黨是否會更加肆無忌憚、更加為所欲為?答案不言而喻。這樣對台灣眾人之幸福,會是一件好事嗎?相反的,如果台派能夠堅持理想,不被摸頭,不被亡國感的戰術所擄獲,而用理性去思考。應該可以看到,如果台派能繼續堅持理想,在社會上給民進黨一份制衡的力量,應該比較能夠護衛台灣不成熟的民主幼苗。

因此,筆者認為,真正的效益主義者不會只憑空臆想,不會只是因為民進黨倡言亡國感就隨之起舞。反之,真正的效益主義者會去分析實際狀況,深入衡量未來結果。筆者依循這樣的思考邏輯,認為在大局可說已經底定的局勢下,從效益主義的觀點,其實台派更應該繼續堅持道德理想,不應該含淚投票,方能極大化眾人之幸福。

換言之,在其他情況,義務論和效益主義或許會是對立的,但是在今天的台灣局勢中,筆者反而看到了,無論從義務論或從深度效益主義觀點,台派其實都應該繼續在濁濁世流中堅持政治理想。如果台派能夠繼續堅持理想,不僅能守住內心的道德法則,而且相對於含淚投票,更能提升台灣眾人之福祉。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