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官:台灣綠色轉型有優勢,學:政府企業不能各做各的

富邦金控今天與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共同舉辦 「2023 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提到台灣多年沒有颱風入境,到了梅雨季常有「空梅」的情況。據 2023 年的聯合國報告,若目前排碳速度不變,10 年內全球溫度將上升 1.5 度,生態系統被破壞,自然災害增加,危及所有地球物種的生命安全。

賴清德指出,淨零轉型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也是一個國家升級轉型的機會。台灣過去幾十年來有很好的產業基礎,應對能力強,其中金融產業扮演重要的媒介與催化劑角色,支持台灣產業開發綠色商機。在 2030 年以前,政府提供 9,000 億元投資,與民間一起達成這個目標。

金管會:推動綠色金融的重點之一是擴大數據應用

金管會在綠色金融中會扮演什麼角色?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說明,本國銀行與保險業從 2023 年起每年要揭露氣候風險財務資訊(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資本額 100 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以及鋼鐵、水泥業須完成盤查與揭露,金融機構也要接受永續金融評鑑作業。

另外,企業建置 ESG 資料平台,上市櫃公司揭露溫室氣體排放、廢棄物/能源/水資源管理等,國家防災中心揭露氣候實體風險資料庫,例如溫度、淹水、旱災等資訊。

邱淑貞提到,金管會推動綠色金融的重點之一是擴大數據應用,讓金融機構評估氣候相關風險,企業、投資人都能了解台灣的永續金融進展為何。

學界觀點:台灣企業綠色轉型的動機還不足

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童慶斌提醒,防災資料不等於氣候變遷的數據,因為前者是已發生的資訊,後者則是過去無經驗、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件,若產、官、學沒有整合共同的資料庫,政府只能檢查程序,無法查核實際表現,低碳轉型的成果就會受限。

廣告

建立完整氣候變遷風險資料庫,能讓政府與金融機構共同支持淨零轉型,企業妥善管理供應鏈;雖然台灣有敏捷轉型的優勢,但是系統要整合,不能各做各的。

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林木興也在論壇中指出,台灣企業綠色轉型的動機還不足,比較被動,目前多依據法規來行事。台灣的減碳動能也慢於國際腳步,例如 2030 年國際減碳目標超過 30%,但台灣的減碳目標僅 24%。

金融機構如何支持綠色轉型?

台北富邦銀行總經理郭倍廷說明,金融機構可設計創新商品,例如發行綠色債券、社會責任債券,推出永續績效連結貸款、綠色支出貸款等。亦會訂立高碳排敏感性產業的准入標準,例如電廠、煤礦、水泥、石化、鋼鐵產業禁止新增承作高污染項目,除非資金明確用於產業轉型、綠能開發、減少碳排等。

 

核稿編輯:李柏鋒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富邦全球ESG綠色電力ETF 獲准募集
證交所2024年進行上市櫃ESG評鑑 盼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