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難求?巴克萊銀行:戰後嬰兒潮是房地產供需不平衡的元凶

千禧世代可能對嬰兒潮一代有另外一種不滿:住房短缺。

巴克萊銀行的住房研究團隊在一份筆記中,經濟學家將指責歸咎於年齡較大的美國人,他們正推動房屋需求,市場仍然出奇地強勁。

巴克萊投資銀行高級美國經濟學家Jonathan Millar在給客戶的筆記中寫道:「儘管現有房產短缺和房貸利率都被歸因於這一現象,但我們認為強勁的需求是嬰兒潮一代的一種症狀。」

年齡較大的人口需要的住房較小,但不代表他們需要的住房數量減少。巴克萊住房團隊主張,目前更多的嬰兒潮一代在一定程度上負責創建更多的家庭,增加了對住房需求的壓力。

Millar寫道:「這是因為人口結構對需求有重要影響:隨著一個人年齡的增長,他或她成為家庭的家長的可能性通常更高,而且在退休年齡之後可能性最高。」

「因此,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口轉向年齡較大的群體,越來越多的家庭往往會形成。也就是說,隨著家庭負責人年齡的增長,家庭的規模以人數衡量通常會變得越來越小,孩子搬出去,夫妻因離婚或死亡而分居」 ,這位經濟學家補充道。

Michael Duva via Getty Images

然而,與之前的老年一代相比,現在有一個不同之處。嬰兒潮一代人口規模更大,因此隨著他們年齡增長,他們使用的房屋比之前的一代更多。

「退休的人總是比那些尚未退休的年齡段更有可能成為家庭的主要負責人。這是因為在這個年齡段的人更有可能成為單身家庭的負責人,特別是當他們不可避免地失去了生活伴侶時」 ,Millar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Yahoo 財經。 「現在的不同之處在於,這一代人的規模比之前的一代大得多,這意味著他們對住房的需求更多。」

廣告

這對年輕一代,特別是千禧世代,在他們到達形成新家庭並購買房屋的年齡時,意味著現有存貨減少。

「儘管35至44歲人群的需求有顯著增加,但幾乎所有額外的需求都可以解釋為人口老齡化,65至74歲組和75歲以上組家庭數量大幅增加,」 Millar寫道。

最年輕的嬰兒潮一代人現在59歲,尚未退休,而最年長的已經77歲。嬰兒潮一代隨著年齡的增長最終將需要「更少的住房」,但這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實現。

US resident population. Census Bureau estimates through June 2022 are extrapolated using UN projections.
US resident population. Census Bureau estimates through June 2022 are extrapolated using UN projections. (Source: UN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Census Bureau, Haver Analytics)

「與此同時,退休年齡65歲以上的群體從2010年約佔全民人口的13%增長到2020年的16.5%,預計到這個十年結束時將增至20.5%,」 Millar寫道。

「75歲以上的年齡組的趨勢更加明顯,預計在2010年的6%基礎上擴大到這個十年結束時的9.5%,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內將超過10%。」 他補充說。

但對年輕一代來說,仍然存在一些優勢。

「與嬰兒潮一代不同,這些年輕年齡組的人口規模並不特別大,與過去幾十年相比,」 Millar告訴Yahoo財經,這表明目前的住房需求動態未來可能不會持續存在。

與此同時,住房短缺一直是房屋買家的主要阻力。上升的抵押貸款利率使市場存貨停滯不前。現有的房主不願出售,因為他們不想失去聯準會實施積極升息政策之前獲得的較低利率,這將抵押貸款利率推升到二十年來的高位。

根據Redfin的八月市場更新,上市待售的房屋份額去年同期下降了18%,標誌著自2022年初以來的最大跌幅。

有限的存貨還意味著買家必須爭奪有限的住房供應,推高房價。

...pushing people into age groups where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head a household
...pushing people into age groups where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head a household (Source: Census Bureau, Haver Analytics)

是什麼推動了家庭的形成?

家庭形成是推動住房市場的因素之一。這種情況發生在消費者獨立出來,創建了一個新家庭的家長。

這種轉變通常發生在年輕成年人離開大學和父母家時。據巴克萊銀行稱,可用數據顯示,通過2022年,家庭形成在25歲時出現上升,然後穩步增加,達到退休年齡及更年長時的高峰。

「除其他因素外,這還反映了主要年齡段25至54歲的育兒階段,成年子女從家庭獨立出來,離婚,以及最終可能失去生活伴侶的高可能性,」 Millar指出。

(本文譯自Yahoo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