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大陸兩顆探日衛星 初步建立綜合性太陽觀測網

【時報-台北電】大陸《科技日報》25日報導,去年發射的「羲和號」可稱為中國探日工程的「探路者」,而「夸父一號」則是觀察太陽的多面手,它可以從紫外線、可見光和X射線波段等對太陽進行觀測。中國發射的兩顆探日衛星各有側重,將共同提升中國在世界太陽物理研究領域的影響力。

10月9日上午,中國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夸父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征二號丁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夸父一號」的中文全稱為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ASO-S)。是中國科學院太空科學先導專項繼「悟空」「墨子號」「慧眼」「實踐十號」「太極一號」「懷柔一號」之後,研製發射的又一顆太空科學衛星,實現了中國天基太陽探測衛星的跨越式突破。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首席科學家甘為群表示,「夸父一號」作為中國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將實現3個首次:國際上首次以「一磁兩暴」作為科學目標並配置相應的載荷組合;國際上首次在一顆衛星平台上對全日面向量磁場、太陽耀斑非熱輻射成像、日冕物質拋射的日面形成以及日冕傳播同時進行觀測;國際上首次在萊曼阿爾法波段實現全日面和日冕同時觀測。

去年中國發射了第一顆探日衛星「羲和號」,此次「夸父一號」也順利升空。盡管「夸父」與「羲和」的觀測任務不盡相同,但它們將成為中國科學家「追日」的最強搭檔。

報導稱,近年來,太陽物理研究這個領域非常熱,中國去年發射了「羲和」,現在又有「夸父」,這兩顆探日衛星的區別在哪裡?

廣告

據悉,去年10月份發射的「羲和號」衛星全稱為太陽Hα光譜探測與雙超平台科學技術試驗衛星,主要是從技術上驗證衛星「雙超」平台,就是利用高精度指向和指向穩定度這兩個指標開展試驗。

Hα波段地面望遠鏡也可以觀測,但是在太空進行觀測更有利,「羲和號」上搭載的望遠鏡可以連續對太陽進行觀測,還克服地球大氣抖動等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能在短時間內光譜掃描全日面,在掃描的波長範圍裡可以對每一個光譜點進行成像,其科學目標是太陽色球動力學。

「而夸父一號是專門為觀測太陽而提出的,完全以科學目標為牽引的太空科學衛星計畫,所以夸父被歸類為太空科學衛星,它在科學目標、觀測物件、觀測波段等方面與羲和完全不同。」甘為群說。

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已經先後發射了數十顆太陽探測相關衛星進入太空。

在這場「群雄逐日」的國際太陽探測熱潮中,中國在太陽物理學上的研究並未缺席。甘為群介紹,中國對於太陽物理的研究在國際上的地位很高,2010年中國在太陽物理領域發表論文的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

去年發射的「羲和號」可以稱為中國探日工程的「探路者」,而「夸父一號」則是觀察太陽的多面手,它可以從紫外線、可見光和X射線波段等對太陽進行觀測。

「從去年開始,可以說中國正式進入了太空探日時代。」北京大學地球與太空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太陽活動重點實驗室主任田暉介紹說,除了上述兩顆衛星外,去年夏天發射的氣象衛星風雲三號E星上搭載了一台太陽X射線—極紫外成像儀,首次實現了中國太空日冕探測;今年夏天發射的中國科學院太空新技術試驗衛星上搭載的46.5奈米極紫外太陽成像儀首次實現了中國對太陽過渡區的探測。(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李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