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力挺 航空雙雄股價飆今年新高

外資連續五日賣超台股,27日則逆勢加碼航運類股,航空雙雄長榮航(2618)、華航(2610)獲得外資由賣轉買而帶量上攻,雙雙創下2024年新高價,此外,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等貨櫃三雄也在資金挹注之下紛紛繳出收紅表現。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由於先前所有資金幾乎都集中在AI主流股當中,隨著美股進入高檔震盪整理階段,短期內若無法再向前高邁進或突破前高的話,可能會連帶影響台股電子族群表現,資金將流向其他族群輪動,而航運股方面,航空股有望優於海運股,由於海運股目前具有未來可能會供給大於需求的明顯隱憂,而航空股業績表現亮眼且具有客、貨雙需求加持。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盤面呈類股輪動格局不變,加上交投熱絡,凸顯市場資金充沛,亦有助於支撐市場維持多頭氣勢,在非電子族群配置方面,可挑選具產業利基、供需出現缺口及政策扶植方向的類股,並逢低承接基本面相對突出之標的。

觀察27日航空股走勢,航空雙雄皆呈現開低走高,股價於早盤過後雙雙由黑翻紅且創2024年新高價,長榮航終場以上漲2.77%至38.9元作收,創下2023年7月中以來的近一年新高價;華航也上漲2.54%至24.25元,創2023年8月以來收盤新高。

海運股方面,長榮、陽明、萬海等貨櫃三雄也在外資由賣轉買挹注下,紛紛逆勢繳出收紅表現,其中長榮進行除息、每股配發現金股息9.96505元,開盤後一路保持平盤以上,隨盤中買盤進場,最高一度衝高至196.5元,填息率64.8%,終場以194.5元作收,朝填息之路邁進;籌碼面部分,長榮獲得外資終止連四賣轉買超7,283張,而外資對陽明、萬海也同樣轉為買超,分別買超4,353張、2,227張。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斷鏈+疫情 Q3全球貿易量萎縮
通路共享 全聯全家電支結盟
徐秀蘭:能源政策明確 就能拚出產業需要的電